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三七食疗对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实验室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生存质量及安全性指标的影响,评价三七食疗在缓解血尿及临床症状中的作用及安全性,从中医的角度出发为缓解患者症状、延缓血尿进展提供一种简便、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0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纳入年龄在18-80岁之间,能够按期接受随访,并能配合采集临床资料,近期未服用三七及相关药物,且知情同意的患者;排除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恶心肿瘤、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等严重疾病或其它不稳定性疾病,及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过敏性体质的患者。患者充分知情同意后,根据患者意愿分别入组为三七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常规治疗,三七组每日常规饮食之外加服三七3g,维持4周,对照组不予此项处理。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试验前后在主要疗效指标尿潜血,次要疗效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生存质量,安全性指标尿蛋白的变化情况,分析和评价三七食疗对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共纳入患者33例,其中三七组17例,对照组16例,研究过程中,三七组有两名患者分别因肺部感染和个人因素提前中止研究。对照组有一名患者在干预期间因公司派出学习,暂居省外,提前退出试验。最终纳入统计的患者,三七组共15例,对照组共15例。干预前,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以及各实验室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生存质量等基线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尿潜血方面,三七组干预前后比较,尿潜血较治疗前减少,尿潜血趋势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前后尿潜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症状方面,干预4周后,三七组各中医临床症状好转,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头晕、疲倦乏力、口干、腰膝酸软、夜尿清长、畏寒肢冷、纳呆(P<0.05)。与对照组结果相比,在头晕、疲倦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纳呆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中医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方面,两组干预后各维度较治疗前分数有所增加,三七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生理机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精神健康这五个维度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两组干预前后差值方面,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精神健康这四个维度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方面,干预前后两组尿蛋白定性结果均为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三七食疗能有效的缓解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尿潜血症状,其现代研究机制可能与三七食疗后患者肾小球内高凝状态改善,肾小球内细胞得以修复,免疫复合物沉积减少有关。中医研究方面,可能与三七活血止血不留瘀,于标止血,于本活血,标本兼治的功效有关。2、三七食疗能有效改善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常见的中医临床症状,其中头晕、倦怠乏力、口干、腰膝酸软、尿液清长、畏寒肢冷、纳呆等症状明显好转,其机制可能与三七活血止血不耗气、补肝肾强筋骨,调整五脏功能,促进气血条畅的功效有关。3、三七食疗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三七活血化瘀、增强免疫,改善细胞及脏腑功能,平衡生理机能和调节机体内环境有关。4、三七食疗在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安全性高,且具有便捷、安全、经济等特点,完全符合慢性肾脏病患者以自我管理为核心的发展要求,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