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逐步电沉积的方法将石墨烯量子点(GQDs)和酒石酸(TA)修饰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利用L-(+)-TA和D-(–)-TA自身的手性环境,结合GQDs能够放大电化学信号的特性,将制备的石墨烯量子点-酒石酸(GQDs-TA)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作为电化学手性传感器用于识别色氨酸(Trp)对映体。GQDs-TA的识别效率明显高于单独的TA。GQDs-L-(+)-TA和GQDs-D-(–)-TA对L-色氨酸(L-Trp)和D-色氨酸(D-Trp)的手性选择性相反。最后,还考察了GQDs-TA复合材料的pH敏感性识别。基于奎宁(QN)构建了新型的手性传感器,用于电化学手性识别Trp对映体。L-Trp和D-Trp在QN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信号与温度密切相关,在一定温度下,识别信号会发生反转,这是由于QN和Trp对映体之间形成了温敏性的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变温紫外光谱和变温~1H NMR谱图研究了手性识别反转的机理。另外,与其它手性氨基酸相比,该手性传感器对Trp对映体的识别效率更高。以(+)-樟脑磺酸((+)-CSA)为手性掺杂剂,通过恒电流法合成了聚吡咯(PPy),并在(+)-CSA溶液中进一步过氧化。(+)-CSA诱导过氧化PPy(OPPy)的构象发生变化,使OPPy链形成了扭曲的螺旋结构。制备的OPPy具有较高的光学活性,可用于构建手性传感器识别Trp对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