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需要有效的路径来支持。论文探讨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路径的三个问题:理论大众化路径的历史考察、理论大众化路径的现状分析和理论大众化路径的探索。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路径探索的研究体系。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路径的历史考察”。本章系统地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论文认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良传统,也是理论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通俗易懂的理论语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理论越具有大众的形式,其大众化进程也就越顺利。传播载体的选择和利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者在不同时期大众化的方法和途径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路径的现状分析”。本章大致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路径所取得的成效,重点分析了大众化路径所存在的问题。论文认为,理论灌输的直接化、理论传播的单向化和经验借鉴的单一化等问题的存在,会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沟通机制、学术机制、利益机制和评估机制等的不完善,会使理论大众化的方法、管理和目标面临诸多挑战;理论大众化的成效不彰显,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实际效果。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路径的探索”。本章从文化、实践和机制建设等三个方面探索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论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大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传播经验,为理论的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通过对灌输方式、传播方式、利益——认同转换路径和政府示范作用等方式的综合运用,使理论在一定层面上能够现实化、实践化;通过对沟通机制、学术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等实现机制的探索与完善,使理论大众化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