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顺序效应对句子阅读的影响:来自眼动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成汉字的笔画在汉字识别中是否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关于这一问题,已经有很多研究探讨过。以往对笔画顺序效应的研究都是以成年人为被试,尽管方法不同,但都较为一致的证明的笔画顺序效应的存在,即汉字开头的笔画比结尾的笔画对汉字识别更为重要。但是不同的被试群体之间差异很大,仅在成年被试身上得到的效应是不是具有普遍性也是我们很关心的问题。大学生具有正字法发育完善,对笔顺掌握较好的特点,那么对于正字法发育不完善,但是对笔顺依赖性较强的小学生被试是否也存在笔画位置效应?只有首先确定笔画顺序效应在不同特点的被试群体中都是稳定存在的,我们才能进一步研究笔画顺序效应对阅读的其他影响。因此本研究设计两个实验,实验一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笔画顺序效应在不同类型群体中的普遍性,实验二则在实验一结果的基础上从信息提取空间的角度进一步探究笔画顺序效应对句子阅读影响。  实验一加入年级变量,进一步探讨不同位置笔画对汉字识别的影响。实验采用2(省略方式:省前、略后)×3(省略水平:15%、30%和50%)×3(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和大学生)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每个年级各选取35名被试参加实验。运用眼动记录法,分析整句阅读的眼动轨迹。结果显示:对所有被试:(1)省略汉字开头的笔画比省略结尾的笔画对阅读的破坏性更大;(2)和控制条件相比,省略汉字的笔画对汉字识别的影响更大;(3)笔画省略的百分比越高,对阅读的破坏越大,结果进一步表明,笔画顺序效应具有普遍性,对正字法发育不完善的小学生被试也都存在汉字开头笔画比结尾笔画对汉字识别的作用更大。  实验二采用经典的移动窗口范式,进一步探讨笔画顺序效应对句子阅读信息提取空间范围的影响。实验采用5(窗口大小:L1R1、L2R2、L3R3、L4R4、整行)×3(省略方式:省前、略后、正常文本)的两因素被试内设计。由实验一可知省略水平为30%时,笔画顺序效应最稳定,而且对于不同年级被试都存在稳定的笔画顺序效应。因此实验二设定所有汉字笔画省略水平为30%,按照经济原则,只选取大学生为被试。运用眼动记录法,分析整句阅读的眼动轨迹。结果显示:(1)笔画省略影响句子阅读的知觉广度,阅读完整句子的知觉广度大于省笔画句子的知觉广度。(2)省略方式影响句子阅读的效率,但是不影响句子阅读的知觉广度,表现为省前和略后句子阅读的知觉广度大小一样。
其他文献
在搜索任务中,目标与固定背景的多次联合呈现,将显著提高被试在该场景中的搜索绩效,这种现象被称作背景线索效应。同时,被试通常不能识别曾重复多次的场景,也不能通过迫选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