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都经济圈是指政府试图在北京邻近区域中,构建出高层次的人才创业、科技成果孵化、新兴产业示范及现代物流的功能区域。而建设首都经济圈的目的就是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了加快首都经济圈的构建形成,可以利用财政政策从国家层面促进首都经济圈的形成,因此分析首都经济圈各省市地区的财政政策的区域差异,了解财政政策在各地区的效果及区域差异,才能利用财政政策为首都经济圈的形成做出贡献。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利用直接固定资产投资和转移支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用以弥补地方财力的不足,从而实现地区间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我国整体及首都经济圈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统计检验结果显示首都经济圈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也较为显著。为了解决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化问题,应更多的利用政府政策所发挥的作用,从宏观层面达到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目的。本文从财政支出的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明确了各地方本级财政支出分布及支出效果,分析得到首都经济圈各地区财政支出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是首都经济圈各地区间产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大本级财政自给率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缩小首都经济圈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