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进行的是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性格差异影响下的语言学习策略与测试成绩的关联研究。 目前,中国有二千三百万在校大学生学习英语,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学习团体。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理工科大学生。尽管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英语,他(她)们仍觉得学英语很难。与此同时,教育部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对相应的评估系统也进行了改革。尽快改变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目前非常急迫的任务。 为实现这个目标,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语言学习策略。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策略非常有用,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他(她)们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其来改善学习效果,即使毕业后也能用得上。事实上,由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学生的性格有其特性(中国英语课堂的某些特有现象可以从这方面来理解)。性格会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考虑到这些因素,教学效果会更好。为了揭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性格差异影响下的语言学习策略与测试成绩的关系,作者进行了研究,希望研究结果能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一定启发作用。 参与调查研究的是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216名三年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受试对象是随即抽取的,他们分别参加了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表(由Eysenck编制)和语言学习策略问卷调查表(由Oxford编制),并参加了2005年1月份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问卷调查表和语言测试,我们了解到受试对象的性格类型、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以及语言测试成绩。在调查中,采用了多元方差分析和单元方差分析处理数据,试图揭示不同性格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格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之间有统计显著联系。与性格内向者相比,性格外向者更倾向使用认知、情感、社会和元认知策略。还采用了皮尔森相关系数来处理数据,了解语言学习策略选择与测试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语言学习策略选择和测试成绩之间有统计显著联系,尤其是认知、补偿、元认知、情感和社会策略。学习者策略使用得越多,测试成绩就越高。性别的影响也用T测试处理了相关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