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与反抗——诺曼·梅勒的存在主义及对《裸者与死者》的主题阐释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tian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家诺曼·梅勒被认为是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其小说《裸者与死者》发表于1948年。小说的发表为作家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和成功,他也因此被认为是战后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美国式的存在主义更是为他赢得了美国当代存在主义作家的称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裸者与死者》被认为是关于战争的经典作品之一。本篇论文尝试性地分析了梅勒的美国式存在主义,并用其阐释其小说《裸者与死者》的两个重要主题——死亡与反抗。为了对其美国式存在主义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作者首先将其与先前的欧洲式存在主义就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其次,作者阐释了其理论在小说中的具体应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一、人的存在即是死亡,人的生存状态是活着没有意义,死得没有尊严的,而其主要原因是这个荒诞的世界和异化的人际关系;二、人的反抗精神的伟大之处主要通过人性对兽性的反抗和自由主义对极权主义的反抗表现出来的。在论文的最后,作者探讨了人如何超越死亡、追求自我和人生真正的意义。
其他文献
日语话语标记形式多样,包括填充词(あのぅ、まあ等)、元话语(具体的に言えば、以上話してきたことをまとめますと等)、部分接续词(だから、でも等)、副词(実は、つまり等)、固定表达(言
本文从批评语言学这一新的视角对语用含糊现象进行了分析。批评语言学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分析揭示了语言和意识形态,语言和权利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理论主要来自于Van Dijk的意识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翻译活动的重要性也益发凸显。作为翻译活动的一个重要主体-译者,对于译文、译作的最终生成,翻译质量的高低起到决定性
《克莱采奏鸣曲》是俄罗斯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89年至1890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虽不能与作家创作的三部堪称世界文学瑰宝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和
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国股市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历史上没有比今天更显重要。这个时候摧毁中国股市,那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我们必须意识到:任由股市如此下跌,不仅意味着资本定价的严重失败,而且必将使中国资本市场蜕变为国际金融列强手中的玩偶,变成洗劫中国国民财富的工具。  为什么如今的中国股市重要性远超以往任何时期?因为,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重大的经济转型,这个转型时期的经济风险大过以往30年任何时期,只有股权投资
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母语或者外语学习过程中摸索单词,语法规则和其他语言项目的含义和用法,如概括,推理都是常用的方法。外语学习策略中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猜词策略。猜词策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传统、保守的南方白人作家,但他在自己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成功塑造了数量可观、令人印象深刻的黑人形象。有论者怀疑福克纳是否能够真正深入黑人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