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孔雀东南飞》作为乐府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又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有着其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它又被编进中学语文教材,作为经典篇目,一直保留至今,历来受到众多学者、文学评论家、一线教师们的关注,而对诗作的文本解读更是不在少数。尤其是新课改以来,《孔雀东南飞》被选入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因为该诗的经典性,对其教学价值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但由于学术界对该诗的解读观点、方法等各不相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的确定等也各不相同,而且他们的文本解读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难以符合新课标下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学术界关于《孔雀东南飞》文本解读与一线教师对于《孔雀东南飞》教学价值的选取没有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是独立地存在于各自的层面上。那如何正确解读文本,确定其教学价值,使学术界的研究与教学界有机地结合,以使该诗的教学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呢?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梳理前人对该作品解读的基础上,对其教学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对学术界关于《孔雀东南飞》的文本解读进行综述,主要从诗歌的主题、人物形象、悲剧原因、艺术特色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其次,通过对五套教材(包括2001年人教版、现行人教版、鲁教版、粤教版和沪教版教材)的分析,探讨五套教材在单元编排、课文注释和课后习题设计三个方面的编撰情况,并对不同版本教材中《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价值进行分析。接着,以23篇《孔雀东南飞》教学课例或教学研究为基础,对各个名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评述,对《孔雀东南飞》一课在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悲剧原因、艺术特色等教学内容方面的体现作全面分析。最后,笔者借助在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教学实习的便利条件,以该校高二年级不同层级的四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当代高中生对《孔雀东南飞》文本解读及教学价值的认知情况做问卷调查,结合对该校语文教研组的多名教师的访谈,试图探讨《孔雀东南飞》一诗比较合理的教学价值,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