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显示用液晶的合成及表征。    论文共合成了12种显示用小分子液晶,通过红外(IR)、核磁共振(~1HNMR)、热分析(DSC)、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    第二部分:超分子液晶的研究。    超分子化学理论与液晶科学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崭新的领域—超分子液晶。这一领域的目标是通过分子识别和自组装,在更广泛的空间去合成新的液晶材料,了解液晶科学领域更多未知的东西。    本文研究了三种通过氢键或离子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的超分子液晶:WN/PAA、WQ/PAA-Na、WQ/PAMPS-Na,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本论文总结了国内外以氢键和离子相互作用自组装的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自己设计了三种超分子作用型液晶高分子;    2.以对羟基联苯腈为原料,选择合适的路线合成了超分子液晶的给体(WN、WQ),通过IR、~1HNMR、DSC、元素分析(EA)对目标产物及其中间体(WBr)进行了表征;    3.选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水为溶剂成功合成了聚丙烯酸及其钠盐和聚(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钠),并用粘度法测得其粘均分子量或特限粘数[η]:    4.选择合适方法制备了WN与PAA、WQ与PAA-Na、WQ与PAMPS-Na的超分子复合物:    5.运用DSC、偏光显微镜(POM)、X射线衍射(XRD)对所制备的三种超分子液晶及其中间体进行了液晶态表征,结果表明WBr、WN、WN/PAA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表现为近晶相:WQ没有液晶性,而其与PAA-Na、PAMPS-Na形成的复合物(WQ/PAA-Na、WQ/PAMPS-Na)能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