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学名开贞,字鼎堂,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文学家、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在诸多学术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在古文字研究领域更是成果丰硕,屡有创见,他的甲骨文研究也是成绩斐然,与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并称为“甲骨四堂”。本文对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成果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除去绪论和结语,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和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的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突出本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对郭沫若甲骨文考释作独立专题研究。第一章郭沫若生平及其学术研究,对郭沫若生平进行综述,并且总结其在文学、史学两个领域的学术成就。第二章郭沫若古文字研究概述,首先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其他古文字四个方面综述郭沫若的古文字研究成就。然后从其古文字研究过程中分析郭沫若的古文字研究思想。第三章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汇纂,首先综述我国甲骨文字考释研究的发展情况,并总结各考释大家的成就和方法。然后从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成果中选取三十八个有代表性的单字,按部首排列,逐个进行分析研究。在单字分析过程中,重点比较郭沫若与其他文字考释学者之间考释观点的不同,按时间顺序排列各学者的考释观点,从时间纵线上展现文字考释从前到后的发展变化,从而得出对此单字的最佳考释结论。第四章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方法特点,通过单字分析,总结其考释的方法和特点。首先将其考释方法分为字形分析、辞例研究、与其他古文字比较、借鉴《说文》及传世文献、综合论述、其他方法六种,通过具体例子展现郭沫若的实际运用。后总结郭沫若文字考释特点有二:一是文字考释和历史研究的结合,二是多学科在文字考释过程中的综合运用。结语部分,对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研究作总结性的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