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安徽宣城人。现存诗作2800余首,其中唱和诗累计724首,约占其诗歌创作总数的四分之一,与前代及同时期诗人相比较,其唱和诗数量众多、体裁多样,具有代表性,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本文即以梅尧臣唱和诗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唱和诗创作情况。 正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以梅尧臣唱和诗的具体篇目为基础,对其唱和诗创作的时间及地点进行整理。梅尧臣唱和诗数量总体上呈现递增趋势,前期以洛阳为中心,后期回到汴京这一文人汇集之地,受唱和对象和文学活动氛围的带动,唱和诗会出现大幅度增长。 第二章以梅尧臣的主要唱和对象及唱和内容为中心进行探讨。梅尧臣初入诗坛,其卓越的诗歌创作才能,即被时人推崇,与其唱和的对象多为当时名士。在与官位等级、亲疏远近不同的对象进行唱和时,其精神风貌及诗歌风格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综观梅尧臣唱和诗作,有记叙宴饮交游之乐,有对眼前之景、身边之物的细致描摹,见出诗人对时事政治的关心,更有一些作品是诗人直抒胸臆,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第三章主要论述梅尧臣唱和诗的创作特质。首先以表格的形式归纳了梅尧臣唱和诗的体裁选择情况,不难发现梅尧臣唱和诗体裁多样,古律诗兼备,甚至存有杂体,突破了前人唱和以律诗为主的体式局限。与此同时,梅尧臣唱和诗在艺术形式上还突出地表现为用韵险绝、组诗居多两方面特征。 第四章主要分析梅尧臣唱和诗作占有相当大比重的原因,进而探讨梅尧臣唱和诗创作的意义。 结语部分,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概括总结,以期加深对梅尧臣唱和诗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