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结核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全球大约有1/3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我国结核病疫情非常严重,患病人数位居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WHO将我国列入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现我国大约有5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我国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约145万,其中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65余万例。我国结核病原发耐药率高达18.6%,是全球高发区,这些患者治疗十分困难”[1],结核病已成为我国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中国,几千年来人参作为传统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人参皂甙则是人参中最有效成分。分为三类,人参皂甙分别为二醇型,三醇型,齐墩果酸型,其中二醇型与三醇型目前认为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2]。包括了常见的Rb1、Rb2、Rb3、Rc、Rd、Re、Rg1、Rg2、Rh1及糖苷基PT等。近年的研究表明人参皂甙Rd具有抗凋亡作用、抗炎作用、促进小胶质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学习功能及抗氧化应激作用。机体受到炎症刺激后,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PMN)是首批从血液中迁移到微生物感染处的先天免疫细胞。作为专职吞噬细胞的中性粒细胞具有一系列受体可以识别调理素作用的微生物和未经调理作用的微生物并促进其吞噬。这些被吞噬的微生物,大多数与中性粒细胞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被迅速杀死。除了直接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中性粒细胞还会对微生物模式识别受体做出反应,分泌趋化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吸引其他免疫细胞。之前的研究表明人参皂甙Rd具有抗凋亡、抗炎作用,本课题研究人参皂甙Rd对正常中性粒细胞及结核感染后的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变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以及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实验一人参皂甙Rd对结核感染中性粒细胞模型中对中性粒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d对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结核感染模型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抽取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提取中性粒细胞,分为正常中性粒细胞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H37Ra)感染中性粒细胞模型组和人体皮下注射用卡介苗(BCG)感染中性粒细胞组。采用CCK 8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了各组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活力及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给予各组中性粒细胞人参皂甙Rd(100u M),相对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细胞活力明显提高。结论:人参皂甙Rd能够抑制正常和结核感染模型的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延长细胞存活时间。实验二人参皂甙Rd对结核感染后中性粒细胞的保护机制目的:在人参皂甙Rd对正常中性粒细胞和结核感染模型的中性粒细胞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延长中性粒细胞寿命作用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人参皂甙Rd对中性粒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抽取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提取中性粒细胞,分为正常中性粒细胞组和结核感染中性粒细胞模型组,加入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 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 and threonine protein kinase,AKT)抑制剂LY294002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1/2,ERK1/2)抑制剂PD98059和人参皂甙Rd,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了各组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活力及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给予PI3K/AKT抑制剂LY294002或ERK1/2抑制剂PD98059和人参皂甙Rd的中性粒细胞相对于单纯给予人参皂甙Rd的细胞凋亡率增高。结论:人参皂甙Rd抑制正常和结核感染模型的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通过PI3K/AKT和ERK1/2途径实现的。实验三人参皂甙Rd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作用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d对中性粒细胞对BCG或H37Ra吞噬作用的影响。方法:用H37Ra/BCG感染中性粒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吞噬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测细胞吞噬指数。结果:人参皂甙Rd组(100u M)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人参皂甙Rd可以提高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