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酮类物质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植物和食用菌体内的次生代谢化合物,具有众多活性作用。它对于人体的免疫机制和癌症防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可以通过清除大量自由基从而达到抗氧化作用,又具有降低血脂、抵抗疲劳等一系列功能作用,所以在国内外的相关学术研究领域中备受瞩目。近年来,有关黑木耳黄酮类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和抗氧化性等方面,关于黑木耳黄酮类化合物纯化和结构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选用具有极高食药兼用价值的野生黑木耳为实验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其提取液进行分离提纯,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对纯化液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种类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抗氧化活性也做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开始前,对本实验所用主要测定方法进行评估检验,结果显示其各项指标(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回收率)均合格,证明本实验所用主要测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2)应用超声波辅助法结合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的分析方法,得出黑木耳黄酮类物质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5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1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黑木耳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达到0.68%。(3)通过比较60-100目和100-200目两种类型聚酰胺树脂的静态吸附率、静态解吸率、吸附量和解吸量,确定纯化使用树脂。结果显示:100-200目型聚酰胺树脂对黑木耳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好的解吸附效果。(4)在选用100-200目聚酰胺树脂纯化实验中,分别进行了吸附和解吸实验,并选取上样液pH、上样体积与树脂比、乙醇浓度和乙醇洗脱体积4个考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得出:当样品液pH为6-8,上样液体积与树脂比为12:1,乙醇洗脱浓度为90%,且其洗脱用量为8BV时,黑木耳黄酮类物质的纯化效果达到最佳。(5)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纯化后的黑木耳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种类和结构的初步分离鉴定,共发现18种化合物。推测其中12种化合物可能为斯皮诺素-6-芥子酰基酯、牡荆素-2-O-鼠李糖苷、槲皮素-3-芦丁糖甙-7-半乳糖苷、新乌药萜烯黄烷酮、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脂、拓树素D、2-异戊二烯基-6a-菜豆素、去氢黄柏双糖苷、7-羟基-3,4-亚甲二氧基-8-C-异烯基黄烷酮、环裂豆醌、鼠李醚-3-半乳糖-(1-4)-半乳糖苷和5-羟基-7-异烯基-8-C-异烯基黄酮。由于缺乏标准品的比对,其余6种物质有待进一步确定。(6)通过利用石油醚等极性溶剂对黑木耳黄酮进行萃取处理,并得到黑木耳4个萃取相中黄酮类物质含量:乙酸乙酯相含有总黄酮量最多,为12.94%;其次是正丁醇相,含量为9.76%;氯仿相和石油醚相总黄酮含量较少,分别为7.33%和7.20%。在此基础上,测定其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黑木耳黄酮类物质的4个萃取相都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作用,且其作用效果与样品溶液浓度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