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沥青超薄罩面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q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公路网,截止2019年末,全国公路养护里程数达到了总里程数的98.8%,国家每年投入巨额养护维修资金,针对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和建设新一代高性能道路的需求,长寿命路面技术是我国未来路面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超薄罩面是一种能有效改善路表功能性能的材料,既能用于养护也能用于新建路面,符合国家倡导建设“环保、低碳、节能、减排、降噪”道路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超薄罩面力学性能要求高,普通沥青超薄罩面在服役过程中容易在路面结构层间和罩面层发生病害(主要表现为集料削落、脱层、滑移及反射裂缝等),严重影响路面的服务水平和使用寿命。环氧沥青作为一种热固性长寿命材料,具有优异的黏结、抗剪切、高温及耐疲劳性能。为在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铺筑高性能长寿命路面,课题组提出将环氧沥青材料应用到超薄罩面层间和面层的方案,以满足超薄罩面较高的力学性能要求。为分析和评价环氧沥青超薄罩面层间和面层的性能,本文系统开展了环氧沥青超薄罩面混合料路用性能、疲劳性能、抗反射裂缝性能及层间黏结性能方面的试验和分析;除此之外,还结合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化学改性特点和环氧沥青混合料“后掺法”施工工艺的工艺特点,针对施工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展开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最后将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了工程实践中。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路用性能方面的结论:环氧沥青SAC-10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达到了85.08k N,浸水残留稳定度比达96.4%,冻融劈裂强度比达83.9%,动稳定度达到了55090次/mm,低温抗拉应变为3012,抗弯拉强度为6.02MPa;假设设计交通量为1×108时,环氧沥青SAC-10混合料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为2.18,而SBS改性沥青SAC-10混合料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为4.82,即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仅为普通沥青的45%。说明环氧沥青SAC-10混合料强度高、抗水损坏能力好、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优、抗疲劳性能好,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长寿命路表材料,采用环氧沥青混合料作为沥青铺装层时,可大大降低铺装结构层的厚度。(2)水泥混凝土面板-环氧沥青超薄罩面加铺层层间黏结性能方面的结论:该类路面结构层间具有较强的层间黏结性能。不同试验温度条件下,环氧沥青黏结材料最佳用量不同;加载速率对剪切强度有很大的影响,两种沥青黏结材料复合试件剪切强度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浸水损害、长期老化后,环氧沥青黏结材料黏结性能均显著优于SBS改性沥青,且长期老化后,环氧沥青黏结材料的层间黏结性能反而增长。(3)沥青混凝土做基层-环氧沥青超薄罩面加铺层层间抗剪性能方面的结论:该类路面结构层间具有较强的抗剪强度。针对该路面形式,相比于冷粘结无黏结材料施工工艺,采用热粘结工艺或撒布环氧沥青黏结材料,均会显著提高路面的层间抗剪强度,但热粘结施工工艺对路面层间抗剪强度的增加更为有效;在相同层间处理方式下,超薄罩面级配为SAC-10时路面层间抗剪强度最大,AC-10次之,SAC-13最小。于复合式路面层间同时采用热粘结工艺和撒布环氧沥青黏结材料两种处理方式,不如单独采用其中一种对层间抗剪强度的改善程度大。(4)环氧沥青超薄罩面抗反射裂缝性能方面的结论:推荐0.135mm作为环氧沥青混合料OT(Overlay Tester)试验的目标位移值;环氧沥青混合料相较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抗反射裂缝性能,冻融破坏对两种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比长期老化大;对于最大荷载-周期数曲线,环氧沥青混合料符合对数函数变化规律,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符合幂函数变化规律。(5)结合环氧沥青混合料材料特点和环氧沥青混合料“后掺法”施工工艺的工艺特点,对环氧沥青B组分混合料现场待料、环氧沥青混合料现场碾压、环氧沥青A组分添加量、拌和功、养生时间、B组分储存时间及容留时间等展开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详细分析总结了工程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环氧沥青超薄罩面施工的实时控制及施工质量的保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6)以云南武倘寻高速公路(武定—倘甸—寻甸)禄劝1号隧道右幅沥青铺装工程为实体应用,将本文研究成果用于工程实践中。
其他文献
由于针对性标准和规范的匮乏,目前山区公路警告标志的设计和设置等技术方法主要依赖于经验和原则性规范的参考,鲜有研究聚焦于山区低等级公路的警告标志,基于驾驶人的认知和行为角度出发的警告标志设置标准和规范的制定研究也较罕见。而山区公路警告标志的设计、设置和有效性评价等工程实践亟需针对性的理论研究支撑,研究驾驶人对警告标志的认知和行为特性是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关键环节。因此,本课题通过对驾驶人的认知和行为
不同出行者在面对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出行时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态度,出行者对于出行时间的风险态度是影响出行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出行时间的可靠性是衡量交通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出行者而言,出行时间的可靠性具有价值。对出行时间风险态度和出行时间可靠性价值的研究是揭示交通行为机理、优化交通需求模型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昆明市居民出行意愿调查数据,对通勤者出行时间风险态度的测度和影响因素以及出行时间风险态度
为了获得层状节理岩体中深埋隧洞围岩应力场的解析解,利用基于fmincon优化函数的障碍函数法求解隧洞边界向复平面内单位圆的映射函数,并根据地下工程可靠度理论建立映射收敛的结构失效准则。基于解析解的计算结果分析了直墙三心拱巷道的几何参数的变化对围岩应力引起的形状效应与尺寸效应。将节理近似为隧道周边的裂纹,分析了隧洞周边节理面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应力强度因子由于裂纹倾角和位置变化的各向异性规律,揭
对短时间内的交通流进行实时精准的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顺利完成智慧交通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基础。交通流的时空相关性、随机性性及突变性在短时间内十分突出,路网中某个路段一旦发生异常交通情况,对上下游路段的交通都会造成影响。传统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因对交通流影响因素考虑过少或所使用的算法自身具有局限性等无法在交通流波动较大时进行准确的预测,没有办法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实时交通预测需求。本
城市中发生的突发事故通常对城市交通的正常秩序有着非常大的破坏作用,而在突发事故发生后,若应急车辆救援不及时,会导致更大的人员损失与经济损失。因此,应急车辆安全而快速的到达事故现场显得十分重要。虽然法律赋予了应急车辆在道路上的绝对优先通行权,但是社会车辆对应急车辆的通行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特别是在交通拥堵路段,应急车辆很难保证优先通行。而城市交通大部分的延误产生于道路交叉口,在交叉口实施应急车辆信
在跨境货物运输能力持续紧张和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口岸作为承接国内外货运的节点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和延误现象。近年来公路口岸服务效率低下导致运输延误事件频发,基础设施水平逐渐成为限制口岸发展的“瓶颈”和威胁跨境运输时间的重要因素。顺畅、高效的跨境货运网络是跨境贸易的基础和保障,其中口岸节点对网络通达性和运行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也给其他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巨大压力。现有改善措施大多通过优化交通基础设
旧寨隧道的围岩变形受岩体结构效应的影响,在旧寨隧道开挖过程中因为围岩的不安全状态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往的研究一般无法对隧道完全复刻进行实际开挖模拟。对于隧道板岩的吸水强度变化和工程扰动下隧道围岩的动态破坏和损伤机理尚未得到充分了解和认知,进而造成了隧道在支护设计和控制隧道围岩变形时缺少可靠的依据,难以有效控制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本文通过依托中铁七局玉楚项目部TJ4标旧寨隧道工程。利用
近年来,由于车辆保有量持续上涨,交通拥堵问题愈发严重。随着交通行业和汽车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交通和智能汽车将会融入大家生活。车辆队列属于智能交通系统下的一种新型智能车辆行驶模式,它的出现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解决传统车辆带来的交通拥堵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所以研究混入车辆队列的交通流特性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课题。本文分析车辆队列和普通车辆交通运行特点的相关文献后,基于合理的基本假
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交通方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问题不断凸显。这时智能交通系统作为先进科学技术与交通理论的集大成者,在解决道路拥堵,保障出行安全以及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将会发挥出越来越强的作用。智能交通系统中精确而高效的交通流预测不仅有助于实现交通的实时控制,更有助于提供相关的一些应用板块主动进行交通诱导,为后面的出行提供保障。因而该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相关研究人员的青睐,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
斜拉桥因其出色的受力性能、合理的结构特点、美观的造型以及经济的造价等优势,在大半个世纪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然成为大跨径最具竞争力的桥型之一。斜拉桥的蓬勃发展也对斜拉桥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随着其跨度的增加,斜拉桥结构内力的优化和施工期的稳定性问题越来越重要,结构内力的优化主要基于合理成桥状态索力的调整和施工阶段合理施工索力的控制。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斜拉桥的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