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采用门槛效应分析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受其他因素影响,并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建议。  首先,文章绘制了二氧化碳、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及工业固体废弃物在东、中、西部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发现各污染物的EKC曲线形态并不一致,其中,各污染物EKC曲线在东部呈“倒N型”,二氧化碳、工业废气及工业固体废弃物EKC曲线在中、西部呈“上升型”,而工业废水EKC曲线在中、西部分别呈“U型”与“倒N型”。通过分析,对于二氧化碳、工业废气及工业固体废弃物,除了少数发达省份位于EKC曲线的下降阶段,其他省份均处于EKC曲线的上升阶段。对于工业废水,东部几乎所有省份都位于曲线的下降阶段,中部的大部分省份都非常接近U型的拐点值,西部所有省份均位于上升阶段。  其次,文章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门槛效应分析了上述各污染物EKC曲线在东、中、西部所处阶段形态的内在原因。经分析,经济增长引起的环境污染变化并非自发形成,而是与GDP中的工业份额、城镇化率、R&D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上述因素的值在二氧化碳、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几乎都处于使经济增长带来的污染排放增加量最高的区间范围,从而解释了二氧化碳、工业废气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的EKC曲线中所处“上升”阶段的原因。同样,在工业废水中,上述因素的值大部分也都处于使经济增长带来的污染排放增加量较高的区间范围。这可以解释西部地区工业废水的EKC中处于“上升”阶段的原因,而东、中部处于EKC的”下降阶段”的最大原因可能在于近些年国家对于废水的严格治理。  最后,文章根据“GDP中的工业份额、城镇化率、R&D的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在不同污染物中EKC曲线的门槛效应,列出了使得各区域EKC曲线变得更加平缓的五大因素的具体范围,从而为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具体的政策意见。
其他文献
自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现有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体有政府、高等学校、教师和用人单位,唯独学生这个“消费者群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几十年来股市的联动现象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协整理论的提出,研究者们开始根据该理论对世界资本市场之间的变化进行分析,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股票市
伴随着中国的高额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的持续上升,中国的资本外逃及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成为热点,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隐患。只有正确认识资本外逃及热钱流入的现状、规
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为钉住一揽子货币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逐渐升值。进入2008年以来,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扩大,美元对各个主要货币持续贬值,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