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一 Comet分析法检测人癌体外培养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及放射损伤修复 目的 探讨Comet分析法检测人癌体外培养细胞的初始DNA损伤及损伤修复能力与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选择人鼻咽高分化鳞状上皮癌细胞系(CNE-1)和人肺腺癌细胞系(973)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放射生物室杨伟志课题组优化和标准化的碱性Comet分析法,分析不同细胞系的放射敏感性差异及放射损伤修复特性。以尾力矩(Tail Moment,TM)作为细胞DNA损伤的定量评价指标,检测细胞照射后的初始DNA损伤(DNA单链断裂)和损伤后的修复能力。同时用经典的克隆形成方法绘制细胞存活曲线,作为评价放射敏感性的参照,并对Comet分析法和克隆形成方法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照射用6MV-X射线,用于检测DNA损伤的细胞照射剂量依次为0Gy、2Gy、5Gy、10Gy和15Gy,用于检测DNA损伤修复的细胞照射剂量为6Gy;用于克隆形成分析的细胞照射剂量依次为0Gy、1Gy、2Gy、3Gy、5Gy、7Gy和10Gy。结果 ①Comet分析法测定CNE-1和973细胞的初始DNA损伤:两种细胞对照组的TM值均很小,在荧光显微镜下呈圆形,随着照射剂量增加,在相同实验条件下,CNE-1细胞的初始损伤均大于973细胞,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表明CNE-1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高于973细胞。②细胞存活曲线的分析结果显示:CNE-1细胞的D0值为1.631,973细胞系的D0值为1.822,显示CNE-1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高于973细胞。③实验结果显示,用Comet分析法和经典的细胞存活曲线法分析两种细胞放射敏感性的趋势一致,表明Comet分析法可用于分析细胞的放射敏感性。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