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蒙古族人群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各个组分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以及探讨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聚集程度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研究对象与方法我们在2002-2003年间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和科左后旗朝鲁吐苏木的32个自然村进行了基线调查,收集了人口统计学信息、生活方式等资料,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等;并且由经过严格培训的实验室人员进行血脂、血糖和胰岛素等的检测。2013-2014年间研究组进行随访调查,收集疾病史和用药史等资料,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资料收集完毕之后,核对整理所有的调查问卷,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双人双遍录入方法进行数据的录入并进行核查和质量控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聚集程度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应用SAS9.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设为0.05。研究结果在2589名研究对象中,94人空腹血糖≥7.0mmol/L以及52人缺少重要的数据而被排除在外,完整的研究对象共2443人。在2443例研究对象中,249人死亡,305人失访,最终共1889人(男性722人,女性1167人)纳入了本次研究。1、基线时有大约24.83%的人群患有MetS,在MetS的五个组分中,患病率最高的为低HDL-C(54.90%),其次依次是血压偏高、中心性肥胖、FPG异常和高TG,患病率分别为46.32%、35.20%、19.69%和15.35%。与男性人群(19.25%)相比,女性人群中MetS的患病率(28.28%)相对较高。女性人群中心性肥胖和低HDL-C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中高TG和血压偏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空腹血糖异常情况无显著差异。2、在随访过程中,249人死亡,305人失访,随访率为77.32%。在整个随访的过程中,糖尿病发病者共有204例(男性83例,女性121人),累积发病率为10.67%,发病密度为98.05/万人年。其中男性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为11.50%,发病密度为105.67/万人年;女性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为10.37%,发病密度为95.20/万人年。3、与未发生糖尿病的人群相比,发生糖尿病者基线时中心性肥胖、血压偏高、高TG、低HDL-C、FPG异常和MetS的比例均更高(P<0.05)。性别分层后发现,与未发生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组的中心性肥胖、血压偏高、高TG、低HDL-C、FPG异常和MetS的比例均较高(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etS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性显著高于正常者,其OR值为3.53(2.56-4.87);糖尿病发病的风险性随着MetS的组分聚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01)。对于MetS的各个组分,我们发现中心性肥胖、血压偏高、高TG、低HDL-C以及FPG异常都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有关,其OR值分别为2.05(1.45-2.91)、1.56(1.11-2.18)、1.58(1.04-2.39)、1.87(1.24-2.82)和2.33(1.66-3.28)。5、与无MetS者相比,男性和女性人群中MetS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都显著增加,其OR值分别为2.96(1.77-4.97)和3.65(2.38-5.59),并且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性随着MetS组分的聚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Met S的各个组分,男性人群中仅低HDL-C和FPG异常组与糖尿病的发生显著相关,OR值分别为2.50(1.42-4.42)和1.81(1.03-3.21);而对于女性人群,MetS的各组分中中心性肥胖、血压偏高、高TG以及FPG异常组与糖尿病的发生显著相关,OR值分别为2.48(1.56-3.95)、1.58(1.02-2.45)、2.16(1.22-3.84)和2.74(1.76-4.26)。研究结论1、内蒙古族居民有着较高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糖尿病已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健康。2、相对于正常者,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3、糖尿病发病风险随着MetS组分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总人群中,MetS的五个组分都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男性人群中,低HDL-C以及FPG异常组分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对于女性人群来说,中心性肥胖、血压偏高、高TG以及FPG异常则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