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X_SIM:一种基于动态聚集通信的通用仿真系统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l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中,仿真技术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随着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芯片设计、系统开发、网络安全等领域。由于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MCU的种类也更加丰富,而单一专用的仿真器制约了仿真技术的发展,一款MCU需要一种专用的仿真器,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虽然近来出现了一些通用的仿真器,但还是不能满足MCU类型增长的需要。目前的仿真器主要分为前端和后端,而前后端的通信方式过于简单,速度较慢而且正确率也较低,于是,如何控制仿真通信过程的消息流分配也成为一个难题。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通用型的仿真系统BJX_SIM,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体系结构,指令集和设计模式这三方面介绍仿真系统的异构性,分析通用仿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套通用的MCU配置文件模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添加不同类型的MCU配置,并定义了一种通用的指令集格式,系统能自动的将具体指令集转换成仿真后端能识别的虚拟指令。文章根据仿真程序流的特点定义了一套通用的规则,仿真系统能根据用户的通用MCU设置自动的进行语义描述、语义分析和语义说明,并举例说明了基于规则的模式匹配过程。然后,根据仿真原语及其执行热度和代价,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消息流的动态控制策略。文章根据仿真消息的格式特点,引入了消息波动链和聚集因子的概念,通过对聚集因子的分析建立一个基于动态消息流的聚集模型,有效的管理消息流的动态聚集和再分配,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管理动态消息流的映射方法。通过对消息波动链的同步控制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仿真原语的树形化方式,控制仿真消息流的通信。最后,设计和实现了BJX_SIM仿真系统。文章阐述了BJX_SIM的体系结构和单步断点等调试功能。解释了BJX_SIM通用仿真指令执行的时序,设计了BJX_SIM的通用处理器模块,并实现了通用仿真的自动化生成技术。通过对BJX_SIM前后端通信的流程及其初始化过程进行分析,实现了前后端通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对通信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原子性处理。文章最后展示了BJX_SIM的基本功能和通用仿真的操作示意图,并分析了BJX_SIM仿真通信的性能和效率。
其他文献
由于数字签名是信息安全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签名技术就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数字签名是一种实用的认证技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需求的复杂化,数字签名技术也从
虚拟企业以提高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为目标。因其优化和整合资源的独特优势以及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虚拟企业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商业形式之一。鉴于Agent的自治性、主动性、反
随着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崛起和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移动设备的网络连入量占据互联网的份额也越来越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业务渐变成了用户的核心需求,数据价值也将会成
具备微型摄像机和视频信号发射机功能的无线胶囊内窥镜(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是一种新型的胃肠道疾病内镜诊断系统。自从2000年前后投入临床使用以来,它可获取病人整
随着Internet的持续快速发展,音频/视频会议、视频点播、远程教学等实时多媒体应用日益广泛。这些实时多媒体应用要求将信息从源节点同时传送给多个目的节点,促使了多播技术的
随着移动通信、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快速发展,定位技术是基于位置服务的基础与关键技术。目前室外定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而室内定位技术
定性评价是从大量的统计数据中抽取出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定性概念,是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主要手段。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教学管理任务日趋繁重,而学评
DNA计算是一种基于分子和相关酶之间某些生化反应过程的一种新的计算模式。不仅克服了电子计算机存储量小与运算速度慢这两个严重不足,而且表现出了高度并行性、海量存储能力
近年来,随着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的发展,根据人脸图像自动进行年龄估计在人机交互、安全监控和娱乐等领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脸图像的自动年龄估计问题是指采用
粗糙集理论是1982年由波兰科学家Z.Pawlak年提出的一种分析不精确、模糊、不确定和不完备信息的数学工具。因为它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或者其他额外的信息,就能高效地分析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