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启动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试点,标志着我国的税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次“营改增”实际上是继增值税改革逐步完善后,进入收尾阶段的重要改革。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必定会打破原有的地方税体系,使地方税体系中各税种的收入规模和构成格局发生不小的变化,重新构建符合新的社会时代背景的地方税体系已经日益变得重要。要想促进地方政府的平稳健康发展,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将构建地方税体系这一问题放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这一背景之下,深入分析这一背景所带来的新的难题和挑战,从而找出重建地方税体系的合理对策。本文根据“营改增”的相关背景,着力研究重新构建地方税体系的问题,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分析了“营改增”背景下地方税体系的现状。首先按照方案出台、试点成效的顺序,解读了“营改增”改革的相关政策,为下文的定量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介绍了分税制改革的发展状况,并且具体分析了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包括地方税收权限、地方税收收入规模和地方税收收入结构这三个方面。第三部分,阐述了“营改增”对地方税体系的影响。具体分为对地方税权设置的影响,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和对地方税收征管的影响三个方面。其中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部分,从“营改增”对试点地区税收收入的影响,扩展到“营改增”全面推行后对全国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具体包括营业税收入的变动、增值税收入的变动和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变动。同时还假定了不同的增值税分成比例,观察由此产生的影响结果。第四部分,提出了“营改增”背景下重新构建地方税体系的具体思路。按照第三部分产生的各种影响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包括适当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保证地方税收收入,以及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效能。保收入方面分为将财产税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以环境税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补充和调整增值税收入分成比例等三项措施。此外,还提出了两点配套措施,一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对应的制度。第五部分,总结了全文的内容。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进行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之以定量分析。本文将地方税体系重建这一问题放到“营改增”背景之下,相比而言更加具体细化,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共财政管理的方面切入,对我国地方政府税收收入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并加以展开发散,尽可能阐述新的时代背景下地方税体系的构建方向和方法。但由于“营改增”采取的是先试点再推开的模式,试点地区数量有限,资料来源还不是十分的充足,特别是由于“营改增”在全国试点推开不久,尚缺乏实际运行数据,目前对全国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还不能给出定量分析,本文只是按照先行试点地区的运行情况和数据分析预测“营改增”全面推行后可能会带来的影响结果。此外,由于研究水平和学术能力有限,本文所提出的改革建议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