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fuc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能源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将“循环”的概念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由传统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向新型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遵循3R(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闭路循环,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促进经济、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为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同时它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科学地评价和指导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指导和评估循环经济的运行与操作十分必要。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社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是全文的概述,着重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以及研究重点;第二章介绍了有关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理论、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与原则,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实践应用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四两章探讨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和指标选取方法;第五章以宁波化学工业园区为实践案例,建立了宁波化学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丰成分综合模型;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课题研究的有关结论及下一步工作方向。 根据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层,分别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层。总体层为循环经济发展度,反映化学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总体发展状况和水平;系统层是分类指标,是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分解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效益和循环经济综合评价四个子系统,全面地反映其子系统的状态;状态层是细化指标,对各子系统冉加以分解和具体描述,形成状态层发展指标,综合起来反映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指标层是变量指标,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低的一层,具体地从数量、强度、变化程度等方面描述了状态层指标的水平。该指标体系首先应综合反映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影响,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作为最重要的操作原则,其次还应遵循指导性、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和简明性等原则。 在确定了指标框架设计的基础上,从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四个控制层面构建宁波化学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宁波化学工业园区历年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进行综合主成分的排序。通过SPSS软件上机分析,得到宁波化学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主成分个数和贡献率;其次对不同度量的各指标Z标准化,计算各年度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主成分值并进行排序研究。排序结果表明,宁波化学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其中能源和物质使用效率、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影响最大,同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意识和程度、社会综合评价比较敏感,在化学工业园区内部循环经济的投入和产出是有效率的。本次研究构建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了宁波化学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特征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供决策部门参考。 本文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适用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尚有许多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工作。要建立其他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还要根据区域特点,相应补充完善指标体系。同时,研究中发现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干评价指标得不到统计数据的支持,因此下一步要对综合主成分计算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对核心指数的数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逐步实现指标体系的完整。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