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动脉介入技术对兔VX2肝肿瘤内阿霉素分布的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技术能有效的将化疗药物带到肿瘤局部,提高了化疗药物的疗效。目前的研究是去评价经导管动脉治疗技术对VX2肝癌内阿霉素分布及其与肿瘤血管关系的影响。方法:VX2肿瘤模型建立在16只新西兰大白兔肝脏,随机的分成4组,每组4只。第1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阿霉素(阿霉素iv),第2组经肝动脉注射阿霉素(阿霉素ia),第3组经肝动脉注射阿霉素+PVA栓塞(阿霉素ia+栓塞),第4组经肝动脉注射阿霉素碘油混悬液+PVA栓塞(阿霉素+碘油ia+栓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VX2肿瘤模型内阿霉素、微血管荧光的分布及两者的关系。结果:阿霉素荧光分布在微血管周围,随着与微血管的距离增大荧光的强度下降,无血管及邻近肿瘤区域内未检测到阿霉素的荧光。与第1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阿霉素相比,第2、3、4组微血管旁阿霉素的渗透距离明显增大(P<0.05)。在三组经导管动脉治疗中,第3组的阿霉素渗透距离比第2、4组明显增大(P<0.05);而第2、4组的阿霉素渗透距离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导管动脉治疗可提高阿霉素在肝癌模型中渗透,但其促进作用有限。
其他文献
用非等温热分析法研究了硫酸铁铵的热分解过程 , 失重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 NH4Fe(SO4)2@ 12H2ONH4Fe(SO4)2@ 6H2ONH4Fe(SO4)2Fe2(SO4)2 . 以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 , 考察了热
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的中间地带,包括海洋水域及被海水淹没陆地相交界的地带,是海水、陆地和大气的交界面,具有丰富和多样的资源,是目前社会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带。当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