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45574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俄国杰出作家安·巴·契诃夫(1860-1904)作为医生与作家双重身份的知识分子,在短暂的四十四年生涯中进行着孤独的精神探索:早年他坚信唯物主义,摒弃宗教与政治,而后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对托尔斯泰主义、民粹派思想、马克思主义等都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并始终不渝地坚信知识和劳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在文学创作中,逐步形成独立自主的、“非倾向性”的现实主义原则。这一知识分子立场深深地影响了契诃夫的整个创作,在他的笔下,着力最多、表现最丰富、意义最深刻的,正是复杂多面的知识分子形象,本文就此问题展开系统的论述。  本论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其中包括俄罗斯契诃夫研究综述(从契诃夫生前——21世纪最初十年)、国内契诃夫研究综述与国内本命题研究现状(从1907年“黑衣教士施施东来”——21世纪最初十年)。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一——四章的内容:  第一章为“知识分子作家契诃夫”研究,其中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为“漂泊的灵魂——精神探索”,主要是根据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发展的线索,探寻作为知识分子的契诃夫思想发展的轨迹与思想体系的建立。医生的职业使契诃夫更加科学与冷静地看待人与社会现实,这一节主要介绍契诃夫身为医生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有为之献身的公共福利事业,以及对一些政治事件作出的反应,等等。列宁认为,一个知识分子必须有明确的世界观,但契诃夫却不跟从任何社会思潮,而是从俄罗斯的社会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其实,这正是他明确的世界观的体现。契诃夫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政治派别,但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一位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第二节为“契诃夫的文学创作原则”,这一节依据翔实的作家传记、日记、书信等材料,以及对与此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诠释作家创作中独立自主的、“非倾向性”的现实主义原则。  第二章——第四章是对契诃夫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的分类研究。  其中,第二章为“知识分子传统的背弃者”:第一节“迷途的羔羊”——这是一些被时代“同化”了的知识分子形象,也就是庸俗化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丧失了生活的目标,随波逐流,看破红尘。第二节“扭曲的灵魂”——这是一些被时代“异化”了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的灵魂扭曲,丧失自我,例如,“套中人”别里科夫、“赚钱机器”姚内奇,等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契诃夫对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堕落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反省与批判。  第三章为“精神上的抗争者”:第一节“无望的逃离”——这是既未被“同化”,也未被“异化”的一类知识分子形象,想逃脱却怎么也逃不掉,痛苦挣扎之后不乏自杀者,例如《伊凡诺夫》中的伊凡诺夫、《海鸥》中的特里波列夫,等等。第二节——“狂人”形象:在契诃夫的笔下,有一组“狂人”形象,他们是精神上的抗争者,庸俗的环境与庸俗的人物都无法将其“同化”,畸形扭曲的时代也无法将其“异化”,他们被视为疯子。事实上,他们不是真正医学意义上的疯子,而是被契诃夫肯定和赞许的对象,他们是契诃夫笔下少有的正面知识分子形象、腐朽旧世界的破坏者、未来新世界的一线光明。  第四章为“新生活的探索者”:第一节“超越‘新人’”——这是全新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生活,劳动、工作、学习是他们生活的主题。第二节“知识女性”——契诃夫认为,女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依靠的是知识和劳动,这是作家的妇女观,《海鸥》中的尼娜、《新娘》中的娜嘉都是作家肯定和欣赏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通过对新型知识分子形象的想像与塑造,契诃夫探索了这一特殊群体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为“结论”:简述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发展史,并把契诃夫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同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典型形象,如“多余人”、“忏悔的贵族”、“新人”等进行比较,指出契诃夫对俄国知识分子形象塑造传统的继承与超越之处、以及契诃夫在该过程中的伟大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论文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试图结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情况,在各种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理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更好实施提供借鉴和支持
伦理思想是道德观点及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化,也是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诗经时代的道德生活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源头,也决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和方向。拥有兴、观、
贡布里希是二十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艺术史家、艺术理论家、艺术评论家及美学家之一。他敏瞻睿哲,学识深远,能够将哲学、文学、心理学、语言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内的理论融汇整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