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IAV)在世界主要养禽国家广泛分布,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鸡是CIAV自然感染的唯一宿主,贫血、淋巴器官萎缩和免疫抑制等是CIAV引起的主要病变,常并发或继发其它病原体,造成经济损失。本研究首先从安徽省某养殖场分离鉴定一株CIAV,并在克隆该株病毒全基因组的基础上构建感染性克隆,表达其毒力因子凋亡素(Apoptin),为进一步研究CIAV致病机理和疫苗设计提供参考。首先,提取安徽某鸡场送检病鸡骨髓中DNA,通过自行设计的3对特异性引物以PCR方法分别扩增病毒3个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检测。结果表明,病鸡感染了CIAV,将该毒株命名为CIAV-HF211株。通过对CIAV-HF211株与国内外8个分离株的关键结构蛋白VP1基因进行同源进化分析,结果发现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5%-99.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7%-99.6%,其中与天津分离株AY846844同源性最高。其次,通过设计1对引物(引入EcoR I和Xhol I),扩增出CIAV-HF211株全基因组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单拷贝pcD-CIAV。在此基础上,通过另外1对引物扩增第二个全基因组序列并插入到病毒基因组自身携带的BamH I酶切位点处,构建2个CIAV基因组顺次连入一个载体的克隆,命名为pcD-2CIAV。通过腿肌注射1日龄SPF鸡pcD-2CIAV重组质粒(150μg/只),对照组分别注射PBS和病料研磨液,每组注射3-4只。在攻毒后第12d剖检,观察病变并进行病毒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与PBS对照组相比,pcD-2CIAV重组质粒与CIAV病料感染具有相似的病理变化,且PCR检测结果为阳性,表明了成功构建了1个CIAV感染性克隆。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IAV-HF211株的致病性及研制疫苗奠定了基础。最后,亚克隆CIAV-HF211分离株Apoptin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对阳性菌株经0.2~1.0 mmol/L的IPTG诱导不同时间后经SDS-PAGE电泳检测,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His-apoptin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建立间接ELISA检测Apoptin融合蛋白的抗体水平。以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融合蛋白反应原性。结果表明,经1.0 mmol/L IPTG诱导18h后可获得较多可溶性表达的apoptin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1.6kDa。第三次免疫后,Apoptin融合蛋白的抗血清效价达到1:128000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抗血清可与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综上所述,本研究分离鉴定了来自安徽区域的1株CIAV,并成功构建了该株病毒的感染性克隆,对其Apoptin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Apoptin抗体方法,为进一步研究CIAV致病机理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