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属构件在发生疲劳断裂之前会经历微裂纹的扩展,演化成为宏观裂纹这一阶段,因此需要在早期对裂纹进行及时的检测,避免构件突然的失效断裂。传统线性超声对于裂纹缺陷并不敏感,而非线性超声能对材料早期裂纹损伤进行有效表征,所以探究超声波与金属构件中裂纹损伤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裂纹损伤程度的非线性超声评价,这一研究工作将推动非线性超声技术在实际工程结构损伤检测方面的应用进程。本文首先从三种波型的优劣对比中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构件在发生疲劳断裂之前会经历微裂纹的扩展,演化成为宏观裂纹这一阶段,因此需要在早期对裂纹进行及时的检测,避免构件突然的失效断裂。传统线性超声对于裂纹缺陷并不敏感,而非线性超声能对材料早期裂纹损伤进行有效表征,所以探究超声波与金属构件中裂纹损伤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裂纹损伤程度的非线性超声评价,这一研究工作将推动非线性超声技术在实际工程结构损伤检测方面的应用进程。本文首先从三种波型的优劣对比中确定了表面波用于检测裂纹结构的优越性,并对非线性表面波检测系统的激励信号、信号计算处理及耦合剂的选择进行了优化设计。以轨道交通领域常用的6005A铝合金为试验对象,通过疲劳加载的方式,预制了含不同裂纹长度的6005A试样,分别测试了各试样的相对非线性系数。结果显示,在本实验条件下,增大裂纹长度会使得相对非线性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这一现象可能与裂纹区的闭合和张开运动相关,裂纹发生张开运动的起始点约在扩展极限长度的26.4%处,裂纹呈完全张开状态的起始点约在扩展极限长度的58.9%处,超过该范围测得的相对非线性系数所对应的裂纹尺寸不唯一。由机械线切割的方式预制了带有不同深度裂纹的平行试样,检测结果显示裂纹深度增大,相对非线性系数随之增大。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6005A铝合金不同程度裂纹损伤缺陷的非线性超声检测过程,裂纹长度大于6mm后,相对非线性系数随裂纹长度变化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不同趋势,可能是由于仿真计算长度范围内的裂纹处于裂纹闭合状态区或者过渡区域,在此长度范围内的裂纹区不足以弱化信号的传播。然后探究了相对非线性系数分别随着传感路径偏移量和裂纹偏转角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随着裂纹偏转角度的增大,相对非线性亦随之增大,且裂纹越长,相对非线性系数对于裂纹偏转角度越敏感;增大偏移量,会导致相对非线性系数呈逐渐下降趋势。基于此规律,利用相对非线性系数对铝合金板中的裂纹损伤部位进行了初定位,并且预测了裂纹长度与偏转角度。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偏差,可能是由于采用线切割方式预制的中心裂纹与实际裂纹相比,两者在几何结构上存在差异,裂纹引起的非线性效应是接触非线性响应,几何结构的不同可能导致界面碰撞方式的改变从而引起测试偏差。
其他文献
落石灾害是山地地形较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比于其他落石灾害,地震诱发的落石运动能力强,数量大,具备更大破坏力。同时,特定的地质环境会形成特定的落石形状,且不同落石形状特征会产生不同的运动特性,但是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尝试从二维(2-D)及三维(3-D)两个角度定量描述落石形状,并建立起对应的非连续变形分析(DDA)边坡落石模型,进行
近年来,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与自动驾驶车辆技术融合下的智能网联车辆逐渐成为道路交通的研究重点。智能网联环境发展初期,包括公交在内的混合交通流由于各类型车辆物理特点和速度特性的不同,相互间易形成干扰,难以充分发挥智能网联环境高效稳定的优势,公交优先通行权益难以保障。对此,本文提出一种智能网联环境下混合交通流通行策略,利用智能网联车辆反应时间短、换道跟驰灵活、车头时距小、协同控制能力强的特点,将智能网联车
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并且伴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所带来的是日趋明显的大气污染等问题。根据广泛的研究表明,尾气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及温室效应的主要凶手。因此电动汽车将会成为代替燃汽油车的重要途经之一。在电动汽车中,有必要对电池相关状态指标进行必要的研究,其中包括电池的SOC即电池荷电状态和电池模型参数估计。SOC预测的准确性可以直接反应电池目前的续航里程,高精度的SOC估计可以大幅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基于地震和降雨不同耦合条件下堆积体基覆型边坡的失稳特征及机理,并针对地震降雨不同耦合方式、不同坡角和不同土体类型三类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对雨后地震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做了初步探索,对地震降雨不同耦合方式下的边坡失稳模式、动力响应、失稳临界条件进行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耦合条件下的边坡,地震工况下的滑体体积最大,降雨工况滑体体积最小,雨后地震工况和震后降雨工况的滑体体积居
自动识别电网客户语音中的情感对电网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语音情感分类模型往往需要专家根据经验设计,这限制了人工智能算法在这一模型上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机器学习的电网客户语音情感分类算法。首先设计了神经网络搜索空间构建方法,构建了基础的神经网络基本组成单元,并搭建了对应的元架构空间。然后,为了提高情感分类模型的准确率,利用强化学习进行神经网络模型和超参数的求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完成电
钎焊铝蜂窝夹层板相较于胶粘铝蜂窝板具有更好的界面结合性能,因此整体力学性能优于胶粘铝蜂窝板,进而受到了工程应用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材料的基本力学参数对于工程应用设计至关重要,且在设计与评价其制成的结构时,由于蜂窝结构的复杂性,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等效处理。目前,关于钎焊铝蜂窝板的力学性能研究还较少,同时现有等效模型对钎焊铝蜂窝板的适用性仍待验证。本文通过试验获得了三种静态载荷工况下钎焊铝蜂窝板的力学
为保证铁路测量控制网能够持续提供高精度的坐标基准,需要定期与不定期对其进行复测,并对控制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本文以基于GNSS测量方法的高铁CPII控制网为例,研究后发现现有高铁CPII控制网复测稳定性分析方法存在CPII控制网起算点不稳定、稳定性分析限差指标不合理以及可能出现“弃真”现象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现有高铁CPII控制网复测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有以下几
随着未来社会对新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清洁高燃烧值的氢能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现有制氢方式主要存在污染环境和产物纯度较低的问题,这就需要采用环保高效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但是,催化剂的高成本和稀缺性是电解水制氢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开发和制备一种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以取代贵金属催化剂用于电解水析氢反应(HER)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过渡金属磷化物(TMP)在缓解能源危机的催化应用方面具
螺栓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于设备紧固连接,螺栓拧紧时预紧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其连接性能。螺栓在服役时可能会因振动、冲击等因素作用,出现松动或断裂等情况,造成严重安全事故。因此,采取科学的方法对连接螺栓的应力进行检测,保证螺栓连接的可靠性对设备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比较了各种检测螺栓应力方法的特点,其中,基于超声波声弹性效应进行螺栓应力检测的方法具有检测效率高、受干扰小等优点。利用压电超声技术和电磁超声技
随着输电线路长度日益增加,电力杆塔将越来越普遍的分布在人群密集的区域,发生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故障时周围地表电位剧增,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由于跨步电压触电所造成的人身安全隐患。因此需要监测预警设备在存在跨步电压时能及时可靠地发出预警信号,而供电方式经济可靠是实现监测预警准确有效的保障。目前监测预警设备的主要供电方法是提供外部电源,或者使用太阳能电池、采用取能线圈从地线导线取能的方式等。但是杆塔数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