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极区的恶劣自然条件使得极区导航困难重重。地磁力线迅速收敛、极区磁场异常、严重的干扰和多径效应等问题导致了地磁导航、无线电导航、卫星导航等中低纬度地区常用的导航手段在极区不能正常使用。能够全天候、全时间自主导航且具有较强隐蔽性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几乎成为极区导航的唯一选择。初始对准技术是SINS在导航开始前的重要步骤,初始对准的精度会直接影响SINS的导航精度。目前,如何在极区完成精度较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区的恶劣自然条件使得极区导航困难重重。地磁力线迅速收敛、极区磁场异常、严重的干扰和多径效应等问题导致了地磁导航、无线电导航、卫星导航等中低纬度地区常用的导航手段在极区不能正常使用。能够全天候、全时间自主导航且具有较强隐蔽性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几乎成为极区导航的唯一选择。初始对准技术是SINS在导航开始前的重要步骤,初始对准的精度会直接影响SINS的导航精度。目前,如何在极区完成精度较高、对准时间较短的SINS初始对准仍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这项工作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且在未来拥有广阔的实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高纬度地区的SINS快速初始对准进行研究,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实时输出完成SINS的精对准。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分析了基于指北方位机械编排的传统SINS初始对准算法在极区失效的原因并提出新的基于椭球地球模型的伪地球系机械编排。目前常用的极区机械编排有格网坐标系机械编排和横坐标系机械编排,然而前者计算较为复杂且方位解算有发散的可能性,后者采用球形地球模型有原理性误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由载体的初始位置建立伪地球坐标系并采用椭球地球模型参数,减小了采用球形地球模模型引起的发散问题,也解决了高、低纬地区机械编排频繁切换导致的工程实施困难。经过仿真验证了该机械编排在中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的可行性。其次,在建立极区适用的机械编排的基础上,提出了静基座下基于观测向量扩充的快速初始对准算法。本文提出基于观测向量扩充的快速对准算法,在不改变系统状态方程的前提下,将地球自转速度在伪地理坐标系的投影扩充为卡尔曼滤波的观测量,在不影响对准精度的基础上达到了缩短初始对准时间的目的。半实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纬度88.5°,粗对准失准角3°的情况下,方位失准角也可以在60秒内迅速收敛于0.2°以内,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最后,针对大失准角状态下传统卡尔曼滤波模型不准确和对准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强跟踪滤波的快速双位置解析对准方法。通常,SINS初始对准首先利用粗对准将失准角控制到小失准角的范围内并采用线性误差模型,才能进行精对准。本文利用反馈校正与强跟踪滤波结合的方法,省略粗对准的步骤,在大失准角状态下直接进行精对准。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的对准精度与小失准角状态下的对准精度差别不大,且节省了粗对准所用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双位置解析对准方法,确定最优两位置对准的旋转角度并设计了最优两位置对准流程,进一步提高初始对准精度。经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适用于极区大失准角状态下的初始对准。
其他文献
差分演化算法是一种随机搜索算法,适用于求解利用常规数学规划方法所无法求解的复杂环境中的优化问题。目前,差分演化算法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如神经网络、化工、信号处理等。虽然DE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算法本身仍存在一些缺点,如陷入局部收敛、适应度函数评估次数一定时算法不能取得理想的最优解等。因此为了提高差分演化算法的性能,本文对该算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创新点如下:(1)提出多维尺度分析的差分演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在工业控制领域,越来越多的工业控制系统连接入互联网中,使得工业控制网络暴露在许多攻击者角色下,而工业控制系统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其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因此大多数工业控制系统并没有设置针对互联网攻击的安全防护措施,大量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问题暴露出来并被互联网上恶意攻击者恶意利用。随着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业态的产生,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
当前车载通信网络的高速建设和众多车联网应用的逐渐落地,促进了对于车载信号的广域覆盖以及可靠性等技术需求的增长。在车载通信的实际场景中,空地协同的车载异构网络架构实现了对于现有通信技术有效的优势互补。本论文依靠该技术架构,针对车载通信的两大场景:车辆到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以及与车辆到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根据实际测量得
图像自动标注的目的是自动生成描述当前图像的文本。在过去几年中,它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感兴趣的话题,图像自动标注技术可以增强搜索引擎的图像搜索能力,辅助视觉障碍人士更好的了解周围环境,或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解释其共享图像,用来识别客户的兴趣从而改善在线营销和客户细分任务,总而言之,图像自动标注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任务是综合了机器视觉领域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交叉性研究,对多模态交互的研究
与传统合金不同,高熵合金(HEA)是由5种以上主元组成的具有稳定固溶体的新型材料,因具有高强高韧、耐磨、耐蚀和抗氧化等优良性能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和激光表面处理法制备FeCrNiMnMo_x和FeCrNiMnAl_y高熵合金,对材料组织、力学性能和电化学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表明:FeCrNiMnMo_x(0,0.1,0.3,0.5,0.8,1)高熵合金由FCC相转变为FC
随着图像拼接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针对拼接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以比较图像拼接算法性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对于拼接图像的研究较少,并且拼接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往往受到标准参考图像或拼接算法的限制。在实际评价拼接图像时,面对复杂的拼接场景,研究一种通用独立的拼接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具有实用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实际需求出发,重点研究了图像质量评价技术在一维和二维拼接图像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拼接图像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的共同问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除了规模大、速度快和“未富先老”外,还具有城乡不平衡的特点,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大大超过城镇,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快速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巢老人不断增加,农村养老压力不断加大,探索一条既与城市养老服务紧密相连又有区别的农村养老服务发展道路已成为迫切需求。农村互助式社区养老方式凭借其社区性和互助性的优势,成
大约50Ma年前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印度块体向欧亚大陆之下俯冲,导致青藏高原的隆升并造成青藏高原下方显著的地壳增厚。而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研究高原的隆升变形机制和对中国东部构造演变远程作用的重要区域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学者在该研究区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方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得到了许多的研究结果,但对其变形机制仍存有争议。如在中下地壳,低速层的发现可能暗示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是一种复杂的大规模动力学系统,它被视为能够有效逼近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的工具之一,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到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信号处理等领域。当前关于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应用成为网络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网络带宽的有限性会给网络控制系统带来数据丢包、网络诱导时延、数据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通信网络堵塞甚至崩溃,从而影响正常的信息传输过程。为了节省传
磷矿所含的伴生碘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却难以直接开采。在使用湿法磷酸(WPA)工艺分解磷矿时发现碘会进入磷矿酸解液(PA)中,对PA中的微量碘进行高效分离回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虽实现了从WPA中提碘的工业化生产,但随着磷矿中碘的含量降低,导致在PA中碘的浓度大幅度降,使得碘的富集捕捉越发困难,成本也在逐步攀升。本文对PA中碘的分离体系提出一种新型分离方式-泡膜分离法。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