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语学习者“回问”会话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nimaquba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与人的交流特别是使用外语进行的沟通中,“回问”策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对于听话者正确把握说话者的意思起到积极的作用。灵活使用“回问”能使对话进行得更加顺畅,听上去更加清晰易懂。但是,外语学习者们仍处于语言学习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而用不好、用不恰当“回问”。目前为止,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关注日语学习者的“回问”策略的使用情况,然而还不曾有哪项研究是针对中国人的。本论文试以中国日语学习者为对象,调查并掌握其使用“回问”策略的基本情况。研究中考虑到由学习环境不同而带米的影响,笔者将学习者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为在日本生活的中国日语学习者,第二类为在中国国内的学习者。并分别通过语料库和采访的形式对其中出现的“回问”进行了收集。然后,笔者对收集到的“回问”进行了意图和形式上的分类,分别观察了初、中、高、超级(以及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习者的使用情况,并且.考察了“回问”意图与“回问”形式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两方面的中国学习者在“回问”的使用上既存在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共同点有如下几点。其一,“回问”随着学习者的日语能力的提升而逐渐减少;其二,日语能力越高,所使用的“回问”传达的意图越明确,一般是一种“回问”形式对应一种目的,且在形式的选择上更加适当。其中使用率最高也最易成功的是“理解确认”;其三,不同的学习者对“回问”怀有不同的态度,有人爱用,也有人回避使用甚至完全不用。最后,双方学习者在使用“回问”时的迥异之处在于人均使用的数量,中国国内的学习者比在日本的学习者用得更多,且在学习日语的早期,倾向于用中文表达一些“回问”。最后,笔者提出了“回问”指导的必要性,认为应该有意识地对学习者进行相关训练,并在日语学习的早期引入指导。
其他文献
吐鲁番地区建国前和建国后出土的文书总量近15万件,但这不是全部数目。其所涉及到的语种目前已知可达21种,这些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吸收使得各自语汇更加丰富、语法渐趋完善
在我国的食品企业中,小型食品企业占绝大多数,但这些企业由于规模小,质量管理水平低,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较高,针对小型食品企业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风险较高,结合
目的评估孕晚期和生后1周APP值对胎儿肾积水患儿产后自愈及行肾盂成形术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探讨在术前不同DRF水平UPJO的患儿术后患肾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
现在很多中小学在致力于办拔尖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这是连哈佛大学也不敢说的狂躁症的表现,一定要予以遏制。我们现在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不是说全国的老百姓都要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听力理解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感知声波的信息接收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调动其他语言层面,如词汇、句法等,综合运用语言的多种成分,将接受的声波转换为最终的信息的过程。因此,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