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红山铁矿是集采矿、选矿、管道及公辅为一体的大型地下矿山。大红山铁矿建设由于多种原因几上几下,故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规模进行了调整、建设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早先的投资与后期部份工艺、设备不配套,建设规模的调整、采选工艺的优化造成设计任务书随之变化,其结果是可研、初设、施工图、设备表多个版本,到大红山铁矿400万吨/年采、选、管道工程开工后,依然是边设计边施工,设计与现场脱节,给施工和项目建设管理带来困难。在设计图纸的提交过程中,图纸是分批甚至是分单位工程的到位,整个工程的图纸就缺乏系统性、交叉内容较多,故设计变更较多,并且现场存在大量的协调工作。管道工程作为其中的一个分项工程,在建设中除了存在以上的情况外,还因为管道施工的特殊性,在工程的建设中碰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及施工现场突发的情况,使管道建设中的工程变更相对较多,而工程变更往往涉及费用和工期的变化,影响工程进度控制目标和投资控制目标,甚至引起争议或索赔。所以,在此工程管理活动中,把握好工程进行中的变更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想通过对此工程的变更管理进行研究,了解变更管理在工程中的有效性,并进而总结其中的经验及教训。本文从变更管理的原则、程序及具体内容等几方面入手,通过统计、分析、比较的方法来进行研究。通过本工程变更管理管理控制的原则和程序两方面来看项目中的变动控制系统。与一般规范作比较后发现,本工程变更管理的原则是结合工程实际,并且是合理可行的;审批程序严格,有详细的管理制度。项目建立了必要的变更控制系统,但在规范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做到规范管理,可以采用规范表格、加强施工阶段的规范管理、计算机及网络支持等措施来达到。在对管道工程焊接一标段的128次变更进行了具体分析后,可以看出,在工程变更审批的时候是严格按审批原则办理的,变更管理控制是全过程的,并且管理是严谨细致的。但从变更发生的各个方面来看,在工程管理的活动中,事前控制是我们必须加强的工作。工程变更涉及建设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一般而言,项目实施阶段发生的绝大多数工程变更均源于项目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前期的决策质量和勘察设计质量,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工程变更发生的频率和额度,最大限度地减缓工程变更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工程变更的管理不仅要注重施工阶段的现场签证控制,还必须强化设计、招投标阶段的准备工作,为工程变更管理搭建一个有效的控制平台。从工期、费用、质量等几方面来分析变更对项目的影响,首先,工程按一级网络计划安排,于2006年12月31日按期竣工投产。其次,工程投资概算为75219.9万元,目前结算工作正在审计当中,据估计,会超出概算,但出入不大。再次,工程的建设质量是按国优标准来完成的,虽然现在还未评定,但从竣工投产至今,没有出现任何大的问题,可以肯定质量是有保证的。从工程竣工后的情况来看,工程变更管理是有效的,工程中的变更并未对工程产生不良影响。也可以看到,由于发生了大量的工程变更,所以投资概算就很难保证;而这其中的部分变更又是因为要缓解工期的压力,之所以工程末期工期压力巨大,是因为我们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所以,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事前的控制工作还必须加强和完善。在对大红山铁矿230万t/a精矿输送管道工程变更管理的研究中,笔者在阅读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的工程资料,并多次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故对加强变更管理工作有了一些体会,总结起来共有七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