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原蛋白构象稳定性的提高对其应用性能的增强和应用范围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胶原蛋白分子侧链含有丰富的带电基团,许多金属离子可以通过与这些带电基团之间的配位反应使胶原蛋白发生分子内或者分子间的交联,这对提高胶原分子构象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体系的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等条件都能影响交联反应,从而改变胶原蛋白分子构象的稳定性。考察上述因素对胶原蛋白分子构象稳定性的影响对认识胶原的本质和应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胶原蛋白分子的物化性质,如分子量及其分布、等电点、带电基团的含量是影响胶原蛋白性能和应用的重要参数。本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量了实验用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发现其分子量大约为300KD且分布非常集中;采用粘度法测定了I型胶原蛋白的等电点;采用电导滴定法测定了胶原蛋白侧链羧基的含量,为量化胶原蛋白与金属离子的反应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通过粘度法和光散射法对胶原蛋白极稀溶液的研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胶原蛋白结构的特殊性,当其溶液从稀区进入极稀区的过程中,表现出高分子极稀溶液的粘度依赖性现象,从而证明了胶原蛋白溶液动态接触浓度的存在。本文测量了一定条件下胶原蛋白溶液的动态接触浓度,并利用粘度法考察了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对溶液动态接触浓度的影响。
    Al<3+>可与胶原分子侧链的羧基、羟基反应,使胶原蛋白发生交联,构象发生改变。影响两者反应的因素主要有:[Al<3+>]/[COO]、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本文采用粘度法和光散射法对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