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耳语音声道特性分析及其在汉语耳语感知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n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耳语音作为一种特殊的语音交流方式,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得到了应用。耳语音的研究在理论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又在公众场合下的通信、失音者的语音恢复和公安司法工作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耳语音的发音机理,由于耳语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无法利用基频对其进行分析,因此耳语的声道特性分析在其感知、识别、转换等工作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语音的声道特性参数包括:共振峰值、带宽及声道传递函数增益三个方面的内容。由于耳语音能量低,受外界噪声影响大,且耳语发音时声门上区收缩和声门半开使得耳语音的共振峰发生偏移,因此不能简单地利用线性预测(LP)提取其共振峰参数。本文提出了基于频谱分段的线性预测算法,首先通过计算语音的功率谱来减少白噪声对语音的影响,其次利用动态频谱分段产生3-5个二阶滤波器,最后通过逆滤波控制来确定共振峰位置。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通过自动调节参数解决共振峰合并问题,且对含噪语音共振峰的提取具有鲁棒性。由于汉语是声调语言,因此其声调感知也是汉语语音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正常语音利用基音轨迹获取声调信息,耳语无基频,无法提取基音。本文提出了基于声道增益参数的汉语耳语声调感知,实验证明,其四声平均识别率大于80%,能有效地用于声调识别。最后,本文利用参数法——直接修正耳语音LSP系数及非参数法——高斯混合模型两种方式,实现声道参数的转换,为汉语耳语音转换为正常语音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基于IEEE 802.11的无线局域网,由于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已经相当普及。基本上所有的笔记本电脑,部分台式电脑,以及手机等其他数码产品都具
早在1948年,香农就导出了信道容量公式并证明了香农定理。香农信息论自创立至今已历经了整整60年。在香农信息论的指引下,经典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
简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由竹片或木片制成,用于记载古代的军事、文化、户籍和司法等资料。随着大量珍贵简牍文物的出土,繁重的工作量也随之而来。其中包括了对简牍的
髓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语音合成技术已经基本解决了朗读风格语音合成的可懂度与自然度问题,语音合成相关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另一方
机制设计是微观经济学和博弈论中的一个子领域,如今在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已显现重要应用。VCG机制是其中最重要的机制设计之一,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应用
在方位测量领域,交汇定位方法以其简单实用,精度高等优点,在军事、交通、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定位的误差问题作为定位研究的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误差分析方法进行归类综述,解释其大致原理并指出其优缺点,这为本文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其次,简要介绍了光学成像原理,通过对成像原理的分析可以知道面阵CCD的主要定位功能来源于横向像素,因
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它能够突破无线频率资源限制,大幅度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被公认为是无线通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中多媒体等数据业务的普及,用户越来越迫切地希望在无线终端上获得与有线网络相同的服务质量和使用体验。因此,可以成倍提高无线通信系统频谱效率的多天线技术
由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十分有限,资源调度算法很大程度地影响着系统的性能,这方面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是在LTE系统资源调度算法的研究中,少有提及重传资源调度问题。重传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以实现可靠的高速数据传输服务为目标,多入多出(MIMO)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能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极大改善通信链路的容量和通信可靠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