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藻能吸收利用水中的碳酸盐和氮磷等营养物质而起到净化水质作用,微藻又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油脂可被资源化利用,所以可以将污水处理与微藻产能相耦合,同时实现污染控制与微藻资源生产。本文以模拟污水厂二沉池出水为处理对象,构建了可控光源连续流污水微藻反应系统,考查了系统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比较了不同波长光照条件下系统的氮磷去除能力和微藻生物量增长情况。本文研究结果对微藻生产与污水处理耦合应用有借鉴价值。微藻去除氮磷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磷的浓度、氮磷比、氨氮与硝酸盐氮比对微藻生长以及氮磷去除效果均有影响,在TN/TP=10、NH4+-N/NO3--N=2/1的条件下,进水中磷浓度≤6.0mg/L时,系统对氮磷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随着磷浓度升高,微藻对氮磷的去除效率也升高,对磷元素的去除率可达98.3%;当磷浓度≤0.6mg/L时,系统对污水中磷也有较好去除。当磷浓度相同时,系统对NH4+-N的去除率大于对NO3--N的去除率。当TN/TP比为11.4时,TN去除率可高达95.0%,NO3--N去除率达74.8%,高于其它两组结果。NH4+-N/NO3--N的比值大小对磷去除率没有显著影响,NH4+-N/TN比值为0.6-0.8时,系统对总氮、氨氮及硝酸盐氮均有较好的去除。通过6种波长LED光源控制装置考查了不同波长光照对微藻去除氮磷和微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时间内红光、蓝光光照可提高微藻脱氮除磷效果,不同波长光照前3天内,微藻对TP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为:蓝光> 白光>红光>黄光>紫光>绿光,TN去除率高低的顺序为:红光> 白光>蓝光≈黄光>紫光>绿光,生物量浓度影响顺序为:红光> 白光>黄光>蓝光>紫光>绿光。考查红光蓝光光照时间比时发现,短时间内,红光蓝光光照时间比为4:4时,总氮的去除率最高,微藻对TP的去除速率达0.96mg/(L·d),去除率为72.7%。微藻生物量平均产量较高,达91.27mg/(L-d)。微藻反应系统连续运行结果表明,在24h历时运行过程中的光照阶段,微藻反应单元对TP、TN、NH4+-N的去除率均在70%以上,NO3--N的去除率略低;膜截留单元对TP、TN的去除率均在70%以上,氨氮去除率在90%以上,硝酸盐氮去除率在50%以上。在系统稳定运行阶段,系统进水TP浓度1.80mg/L-2.02mg/L时,出水TP浓度可小于0.10mg/L,TP去除率均在94.0%以上,TP指标可达污水回用标准;系统对污水中TN的去除率在92%以上,出水中TN的浓度较为稳定,出水NH4+-N浓度小于0.50mg/L,系统对NO3--N的去除率可大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