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河套灌区而言,土壤盐渍化是制约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问题,而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对地下水和土壤水、盐的区域结构性及分布规律的探讨更是尤为重要,可为今后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科学依据。本论文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指示克里格的初步探讨和分析,对7、8、9、10等4个不同月份的5个土层的含水率和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对地下水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2007年和2008年的统计分析表中可以看出2007年各个层次的土壤水分均值均大于同月份同层次的2008年土壤水分均值。从变异系数和方差上来看,总体上2008年要小于2007年,但差距不是很明显,都属于中等变异性。从2007年和2008年的土壤盐分统计分析表中可以看出2008年总体的盐分均值要小于2007年同期的土壤盐分均值。(2)从对两年度的地下水统计分析得出,2008年的地下水比2007年的有所下降,但是由于2008年项目区的灌水量比2007年多,所以下降的不是很明显。地下水变异系数比较基本相差不大,都属于中等(偏弱)变异性。(3)本论文运用EC和全盐量对地下水的六大离子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大区域的监测时数据的缺乏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型依据。运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法中的Principal axis factoring(主轴因子法)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对项目区地下水EC值的影响程度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HCO3<Ca<Mg<Na+K<Cl<SO4。(4)从指示克里格概率估值图来看基本上2008年土壤含水率的低概率分布区域要比2007年的大,这说明在2008年土壤含水率要比2007年略低,但是不是很明显。土壤盐分的分布情况从阈值来看2008年要小于2007年,从指示克里格概率估值图中也可以看出2008年的低概率分布区域要小于2007年,这说明2008年的不同月份的不同土层中的盐分要比2007年的低。(5)2007年与2008年的地下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从阈值上也可以看出在2008年项目区地下水稍有下降,从图中明显看出西南部存在大部分的低概率分布区,这说明西南的地下水位较低,北部和东部边缘为高概率分布区域,这说明地下水位较高,从上图还可看出在北部和东部边缘的地下水位2008年稍比2007年低,特别是在东部边缘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