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十几年间,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茶,在课程的开发、设置、实施以及评价都已取得了不菲的成效,但与此同时,其实施上的异变问题也正在或隐或现地出现,并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教科书作为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首要地成为了课程教学改革重点,无论是其内容、版本、形式,还是其开发、编制、评价与管理,都被放置到了改革的重要位置。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整个过程,在课程改革出现异变的同时,教科书改革也同样出现了异变,主要是指教科书对课程标准的偏离性问题,包括超越性偏离和衰减性偏离。本文主要选择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模块对课程标准的偏离性问题做主要阐述。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模块包括三个版本: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其中当属人教版的使用人数最多,研究价值较大,故此选择人教版的必修模块(必修一和必修二)作为研究对象,对教科书在课程内容选择(包括内容广度、深度和难度)、内容组织和内容呈现上与课程标准的适切程度做对比分析。教科书如何充分体现课程准已经成为当今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关系到课程改革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1、课程标准本身。在对本文进行研究中,一,我们发现不同的作者对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用词,有不同的理解,一方面就反应了课程标准本身的价值取向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对于重知识的内容或者概念的界定和要求又必须是准确的;二,课程标准的最后,在编写教科书的建议方面,缺乏统一的完整的明确体系。2、化学学科以及教科书本身。包括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教科书编写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比较中,内容属性出现了偏离,一方面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编辑者本身存在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性偏差,同时所具备的各领域知识有所欠缺。3、教科书和课程标准在内容深度和难度上的协调性要保持一致。4、加深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编写者之间的联系。当前,对教科书和课程标准的偏离性分析研究还相对较少,化学则更为鲜见,此研究尝试做一些初步的研究,并未形成统一的模型,但希望能对教科书的编写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