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氨基末端脑钠肽水平测定临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vv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为一种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重要的心脏标志物,通过研究毛细支气管炎患儿NT-proBNP水平,提高对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儿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1例,其中男35例,女16例,年龄1个月~12个月,应用改良Ross评分标准评价上述患儿病情,评分≥3分临床诊断患儿合并心衰。于入院后开始治疗前抽血送检,采用罗氏诊断Elecsys system2010分析仪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定量检测NT-proBNP,NT-proBNP参考值上限设定为650pg/ml,大于此值视为阳性,考虑存在心血管功能障碍。将以改良Ross方法诊断心衰及无心衰的患儿与其NT-proBNP水平比较,并分别将患儿心率、呼吸频率、肝脏大小与其NT-proBNP比较。  结果:依据改良Ross评分标准诊断心衰组患儿同时存在血浆NT-proBNP升高的人数比例较无心衰组患儿NT-proBNP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率增快(≥160次/分)与血浆NT-proBNP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增快(≥50次/分)与血浆NT-proBNP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肝脏增大(肋缘下≥2cm)与血浆NT-proBNP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研究显示婴幼儿患毛细支气管炎可以影响心血管功能,临床表现配合NT-proBNP检测可提高心衰诊断的客观性、准确性,避免心衰诊断的扩大化,心率增快及肝脏增大对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意义大于呼吸的增快。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角膜病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疾病之一,角膜移植是目前临床上医治角膜盲唯一、有效的复明手段。虽然眼球具有免疫赦免及前房相关免疫偏离的免疫学特点,但角膜术后的免疫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