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条重要准绳。作为各种文化共有的现象,礼貌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协调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际活动, 其重要性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礼貌与价值观、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民族有各自对礼貌的理解,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和判断标准也千差万别。某一种文化的礼貌往往不一定就能被另一文化中的人们所理解,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不但必须对中西方文化在礼貌问题上的差异有所了解,更必须经由翻译的减少或消除这种差异,使交际双方都能正确接受到对方的礼貌表达,从而进行有效交际或交流。    本文共六章:简介中简单介绍了写作本文的动机、目的及方法。第一章阐述了礼貌在中英文化中的各自定义、本质特征和功能。第二章回顾并总结了中外学者在礼貌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Lakoff的礼貌准则,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顾曰国的礼貌准则。第三章讨论了中英礼貌的文化差异,包括中英文中谦虚的不同;称谓标准;优雅准则;中英语言中的面子概念;隐私与态度热情以及个人主义。第四章主要研究了礼貌与翻译的关系。在回顾第二章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礼貌翻译的理论基础;简单回顾了翻译的相关理论;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礼貌翻译问题,简单介绍了两种相关翻译方法。第五章分析例证:在第四章构建的理论框架下,主要针对第三章的中英礼貌差异各方面的例子分析,探讨不同情况下英汉礼貌翻译翻译策略的运用。最后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在中英礼貌翻<WP=5>译中可行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