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PARG基因的表达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肝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侵袭试验和细胞-基质黏附实验,观察PARG基因沉默前后CT26细胞侵袭及基质粘附能力的改变;通过脾脏包膜下注射细胞悬液的方式构建BALB/c小鼠肝转移模型,比较各组脾脏移植瘤、肝脏转移瘤结节及荷瘤小鼠生存期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ARG、PARP、NF-κB、integrin-β1、MMP-9和MMP-2在CT26细胞及脾脏移植瘤组织中的表达,并用明胶酶谱法分析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9和MMP-2活性。结果1.侵袭试验和细胞-基质黏附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ARG基因沉默后CT26细胞穿过微孔膜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FN的粘附率明显降低(P<0.05)。2.成功构建小鼠肝转移模型,脾脏包膜接种14天后,各组脾脏均有移植瘤形成,但PARG基因沉默组脾脏移植瘤的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P<0.05),肝脏转移瘤结节分级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接种PARG基因沉默CT26细胞的荷瘤小鼠平均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ARG基因沉默CT26细胞integrin-β1、MMP-9和MMP-2的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同时明胶酶谱法也检测到PARG基因沉默CT26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和MMP-9的活性也明显被抑制(P<0.05)。4.PARG基因沉默组小鼠脾脏移植瘤组织中PARG、PARP、NF-κB、integrin-β1、MMP-9和MMP-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 PARG基因沉默能降低CT26细胞的侵袭及黏附能力,抑制小鼠脾脏移植瘤和肝脏转移瘤结节的形成,其可能在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2. PARG基因沉默降低CT26细胞侵袭、黏附能力及肝脏转移瘤结节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PARP表达,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进而下调integrin-β1、MMP-9和MMP-2等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