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血浆中的KRAS基因进行检测,探究KRAS基因在沈阳地区人群的突变情况,分析用血浆检测KRAS基因突变是否有临床意义,分析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一般特征的关系,并建立一种用血浆代替肺癌组织检测KRAS基因,且简便、微创、经济的检测方法。根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因型判断其是否适合接受靶向药物,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筛选最佳适用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和血浆,分别按组织DNA提取试剂盒和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组织DNA和血浆DNA,采用突变富集PCR法分别检测并分析、对比肺癌组织中和血浆中的KRAS密码子12和密码子13的突变情况,并分析KRAS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及KRAS基因与患者一般特征如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建立一个可以从血浆中检测KRAS基因的简便方法。结果:(1)在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中未检测到KRAS密码子12突变,全部为野生型;同时也未检测到密码子13突变,全部为野生型,突变率为0(0/30)。(2)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对应的血浆中也并未检测到KRAS密码子12及密码子13突变,全部为野生型,与其相对应的肺癌组织中检测到的结果相同。(3)在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5例组织样本及相对应的血浆样本进行直接测序验证,结果与本研究中结果相同,5例组织及5例血浆样本全部为KRAS基因密码子12和13野生型。结论:(1)从Ⅱ-Ⅲ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中检测KRAS基因突变状态,其结果与肺癌组织的检测结果相同,并通过直接测序法验证后,结果与本研究方法所检测到的结果相同,证明用血浆代替肺癌组织检测KRAS基因突变是可行的,因此可以将血浆中KRAS突变状态作为使用靶向治疗前的参考因子。(2)采用本研究中的突变富集PCR法从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或血浆中检测KRAS基因突变是可行的,且操作简单、成本低。(3)本研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与西方国家报道的20-30%明显不一致,与国内及日、韩等亚洲国家所报道的低突变率也有所不同,但与国内个别小样本研究所报道的未检测到KRAS基因密码子12和13突变的结果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