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玠的心性思想研究——以《太上老君说常清静》注解本为中心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ml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文仅仅只有几百字,是一部比较短的经典,是道教研究心性思想的经典著作。该经主要是阐述“心”的修炼以及如何理解的问题。最初以心这一问题为中心的典籍有司马承祯的《坐忘论》、《洞玄灵宝定观经》和《太上老君内观经》等经典。在这样的成果之后,以《老子》的“清静”为核心概念,为了恢复人间“心”的本来的状态,出现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以下简称《常清静经》)。该经的思想被认为是通过对“心”的修炼能够体得“道”之真理。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在创教开始就认为全真教徒应该研习的经典有儒家的《孝经》、佛教的《般若心经》以及《常清静经》,作为原本就是道教经典之一的《常清静经》当然就显得更为重要。结果不管是否是全真教,在道观的早晚课中《常清静经》作为必须的经典,一直持续到现在。  王玠是元朝最后一个为该经作注之人。也继承了历代全真教派融合三教的思想,对丹道思想有独特的阐述,同时更加入了对心性的论证,但是对心性的议论有自身的特点,在对心性论证的问题是始终是坚持道教的性命双修的目的展开,同时在具体论证的时候吸收了儒家心性二元论,将佛教的论证逻辑融入其中,形成自身的心性思想,同时也对儒家、佛家有相应的批判的地方。  本文主体分四个部分,先从王玠的思想渊源说起,着重阐述了王玠所注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的心性思想特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全文主要依托王玠所注解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和《还真集》的解析。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投资理财渠道日益增多,期货投资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期货投资凭借其以小博大、交易便捷以及双向交易等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然而,期货市场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市场,财富分配极度不平均。据统计,在期货市场中九成以上的投资者最终是亏损的,约百分之五的投资者最终能够保持盈亏平衡,只有约百分之五的投资者能够保持在期货市场稳定持续获利。由此可见,期货市场是一个高风险
2011年11月23日,由千家网主办的2011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于上海举行。本次上海峰会云集了众多专家、知名品牌高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院、系统集成商、渠道
泰州学派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独特的学术流派,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个学派的成员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他们传承自王阳明的心学却又不同于其学说的正统立场。因此关于泰州学派的归
1998年,《分析》杂志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延展心智》。在这篇论文中,安迪·克拉克和大卫·查尔莫斯提出了一个极富争议的论题:“延展心智论题”。根据此论题,我们的心智并
2011年11月27~29日,作为第五届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重要内容之一的2011首届中国(合肥)国际智能家居大会暨f盖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论坛在合肥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