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对中药方剂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利用生物信息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以数据挖掘的形式,对近10年几大数据库中中药处方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文献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归纳总结当代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用药规律,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借鉴,也为促进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资料与方法:1、检索功能性便秘相关文献:全面检索各大主流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期限为近10年;2、文献筛选:按照一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3、建立独立统计分析数据库:将检索文献进行汇总,整理出方药数据库4、整理数据:将方药数据库进行分类拆分,建立单独分析子项数据库;5、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包括频数频率分析、高频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种类分析,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及中药关联分析等(应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有Excel、SPSS等)。6、对高频中药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其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7、对本研究所纳入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年龄及证型分析。结果:1.频率、中药特性分析现规律。经过对文献方剂的筛选,共得到153首处方,128味中药。频数分析:总频数为1524次,平均频数12,平均频数以上的高频中药32味,高频中药总频次为1239,占比81.30%。最高的是白术,占中药复方的74.22%,其次是当归、黄芪、火麻仁、枳实,频率数值均在0.5以上。将128味中药按种类统计,其中补气药使用频率最高,占复方比为1.9870,其次为补血药和行气药、润下药、清热凉血药和补阴药,频率占比均超过0.5。通过对高频中药特点的统计分析得出:四气分析以温、微寒、平性排在前三,其次是微温、寒性;五味分析以甘、苦、辛味排在前三,其次是咸、酸、涩,未见淡味;归经分析结果主要为脾经、胃经,其次是肺经及大肠经,统计频数在300次以上的归经,分别为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肝经、心经,未见归属膀胱经的药物。2.聚类关联,共同特点现治法。聚类分析高频中药,聚类结果第一类为党参、炙甘草、甘草、茯苓、白术,共同特点是均为健脾补气的中药。第二类为玄参、麦冬、生地黄,第三类为枳实、决明子、枳壳、火麻仁、苦杏仁、郁李仁、莱菔子、桃仁,其特点为种仁类药居多,第二类、第三类分别体现了养阴增液、润肠通便的治疗思路。第四类为其他中药。对治疗FC组方中的所有中药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生地黄→玄参,白术→党参、茯苓,白术→党参、茯苓、甘草,分别以24.18%、24.18%、18.30%,占据2味、3味、4味药关联组合的首位。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组合为当归-白术相互组合。3.辨析药理,高频功效证趋向。基于现代药理学功效,对32味治疗FC的高频中药胃肠相关药理学功效统计,结果显示,影响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动力、双向调节胃肠运动药)出现频次最高,占总频次的33.33%,代表药有枳实、白芍、枳壳、陈皮、木香,白术、当归、火麻仁、郁李仁;其次较高的是抗溃疡药,代表药有白术、当归、黄芪等。4.文献纳入患者证型及年龄评价。文献所纳入的患者证型分布以虚性便秘为主,其中气虚型、虚型、阳虚型居于前三位,其次为气阴两虚型、气滞型、津血亏虚型、阴虚型,湿热壅滞型占比最少;平均年龄大体波动在40-80岁之间。结论:1.基于数据分析,当代医家治疗FC常用的处方中药有白术、枳实、枳壳、当归、生地黄、玄参、麦冬等。理气药、滋阴养血通便药归属最多,多用温平性、甘辛味药,中药归经多归属脾胃归经,由上述规律可知中药治疗FC时应以调理气机为主,滋阴养血、润肠通便为辅。2.基于聚类关联分析,在治疗FC时,健脾补气为主,常用四君子汤加减;养阴增液为辅,常用增液汤加减;润肠通便为其佐,常用种仁类药(枳实、决明子、郁李仁、火麻仁等),体现治疗FC时的三个维度,气的推动、增水行舟、肠道润滑。3.基于药理学功效分析治疗FC的用药,影响胃肠动力药与抗溃疡药使用较多,该类中药多具健脾理气消食之功效,体现调节胃肠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肠道屏障中药逐渐成为当代医家治疗FC的用药趋势。4.分析挖掘数据的证型与年龄分布。基于对所纳入文献患者的证型及年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多数FC患者病机特点是本虚(气虚、阴虚、血虚)标实,且发病年龄在40-80岁居多。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原代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Human Tenon’s Fibroblasts,HTFs),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β1,TGF-β1)诱导细胞,建立HTF
目的:观察双胎新生儿血清维生素A(VA)水平并分析其与孕期补充VA的关系。方法:纳入78名双胎与50名单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出生时血清VA水平,同时收集母亲孕期VA补充情况,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VA水平与孕期VA补充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1)78例双胎新生儿,平均VA血清浓度(0.31±0.15)umol/L,单胎50例,平均VA血清浓度(0.44±0.18)umol/L,两组平均VA水平差
EEG是探索人脑秘密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它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和无损伤的特点,它在脑机接口系统,医疗诊断辅助系统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些应用中,人们通过头皮表面上的导
目的:观察三伏贴治疗前后中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为研究三伏天灸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2例健康中老年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三伏贴组和对照
目的:1.了解发作性睡病患者在自然状态下的脑电睡眠结构图特征;2.比较多个连续24小时监测内发作性睡病患者日间小睡的脑电睡眠结构图特点;3.明确多导睡眠记录仪的多个连续24
牛乳铁蛋白肽(bovine lactoferricin,LFB)是一种由牛乳铁蛋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的活性肽,因携带8个正电荷与携带大量负电荷的癌细胞具有很强的选择性结合能力。牛乳铁蛋白
脑血管约占脑体积的15-25%,是大脑的主要构成成份之一。脑血管对大脑的发育、功能和疾病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大脑发育过程中,血管作为“脚手架”可以牵引神经元的迁移。
研究背景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中国已成为第一糖尿病大国,其综合防治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在临床诊断等领域中,对样本中多组分生物分子如肿瘤标记物等进行快速和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传统的平板微阵列生物芯片具有多组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CSD)是植物中主要的活性氧清除剂,CSD的激活主要有CCS依赖途径和非CCS依赖途径。为研究CCS与CSD1在低温胁迫下的关联性,利用双基因植物二元表达载体,构建了过量表达CSD1(细胞质CSD)和CCS的pBD-EuCSD1+CCS以及过量表达CSD1同时CCS沉默的pBD-EuCSD1+antiCCS双基因植物二元表达载体。本文通过优化巨尾桉转化再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