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的投资行为是其未来现金流量增长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影响公司的业绩。而非效率投资行为(过度投资、投资不足)将影响公司的发展,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收入波动。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公司控股股东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往往会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表现为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而且在法律保护不健全的环境下,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更加严重,过度投资问题也更加显现。但是,也有学者表明,控股股东不仅有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倾向,也有支持上市公司的作用。控股股东拥有较高的现金流权使其有动力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我国民营企业尤其如此。因此,本文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选取沪深两市民营上市公司2002-2007年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市场环境、大股东控制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简要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对国内外己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次,分析了企业过度投资的界定及成因,从根本上了解过度投资的成因。最后,在实证部分,以2002-2007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企业投资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公司大股东控制、治理环境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问题;正自由现金流易导致过度投资;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利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的动机减弱,因此抑制了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治理环境好的地方,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法制化水平和投资者保护水平也较高,控股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控股股东过度投资行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