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组织工程中细胞三维培养力学环境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ony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结合高分辨率的显微CT成像系统(micro-CT)和有限元方法探索非侵入性生物建模,用于模拟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上三维培养的力学环境,并计算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物的局部应变值;选用牛松质骨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负载成骨细胞在体外三维培养,并对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物动态施加1000με和2000με生理范围的表观压缩应变,研究成骨细胞在此生理范围的力学刺激下的生物学响应,验证建模计算的结果,以探索通过工程建模分析来研究骨组织工程中微观力学环境和生物学响应的可行性。内容与方法:骨重建和骨塑建的力学响应机制表明,力学因素在骨的组织工程化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骨组织工程中,外部力学载荷导致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复合物内部的力学微环境发生变化,对细胞的增殖、迁移、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细胞因子及激素分泌能力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方向等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在骨组织工程构建过程中,细胞三维培养的力学微环境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引入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以及非侵入性高分辨率的Micro-CT影像技术使在细观层次上进一步探索培养物内部的微观力学条件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对组织工程化骨内部的应力应变进行定量分析,在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研究由于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体内植入物降解以及细胞的活动造成的骨重建过程而引发的骨失效机制。脱钙骨基质能够促进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并且具有诱导成骨作用。利用Micro-CT对制备的支架材料进行扫描,获得该种支架材料的二维连续断层图像,同时,扫描过程中测量并提取被测样品的以下结构参数:骨体积分数(BV/TV)、骨表面积体积比(Bone surface/bone volume ratio,BS/B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轴向平均截距(MIL)、欧拉值(Euler Number)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l)和各向异性程度(degree of anisoropy,DA)。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生物体的建模一直是困扰生物力学分析的难题,囚为生物体的模型非常复杂,通常的CAD软件建模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且只能对规则形状数模进行建模。目前专用于医学影像数据三维建模的软件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这类软件是基于医学影像设备输出的DICOM文件格式数据进行三维数模的建模,如CT和MR等设备。通过基于CT、MR的三维数模数据融合可构建复杂模型,同时,能够通过支架材料的灰度值计算弹性模量,这使生物建模不再依赖于建模时各向同性的理论假设,提高了建模的精确度,结果优于已有的以均一性假设为前提的研究。为了模拟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物培养过程中的力学环境,本研究采用有限元方法,在力学分析软件中分别对两组重建模型施加与生物实验相同的1000με和2000με的表观面载荷,完成计算,并得到支架材料模型内部的应变分布云图。在本研究的生物实验中,以脱钙松质骨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负载成骨细胞在体外三维培养,采用自行研制的压载设备对细胞与支架材料的复合物进行力学刺激,细胞培养单元的实际工作应变大小和频率均可事先设定,也可以实时电脑控制,在可输出的应变范围0~2500με内可精确监测。将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材料的复合物分为两组,分别施加生理范围的1000με和2000με的力学刺激,加载频率为3Hz,每天加载8分钟,于第五天检测细胞的生物学响应。研究结果:本研究制备的牛松质骨经过一系列理化处理,具有天然孔隙结构,机械强度或弹性模量与天然组织相符,实验证实细胞多方向生长,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因此是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结构参数为评价牛松质骨支架材料的结构、力学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除欧拉值外,样品的其余四个参数均服从正态分布,牛松质骨作为支架材料其力学特性稳定,结构差异不大,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结构的各向异性程度较小。本文探索了对CT扫描二维断层图像重建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网格划分时三角形边长的确定与扫描的分辨率密切相关。在普通工作站计算时,平均划分单元数应不多于70万个左右,这样易于控制网格质量,并且能够顺利导入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模拟加载,否则严重占用系统资源,耗时过长,难于进行网格优化和力学分析。输入已有的材料密度与弹性模量的函数关系,得到模型的弹性模量分布,该部分材料属性信息导入力学计算软件代替了原有的各向同性假设,并且直接影响计算模型内部的力学响应。计算结果表明,1000με组内部平均80%单元的应变值小于800με,2000με组材料内部平均75%单元的应变值小于1500με,且单元数量的分布随着应变值的增大呈依赖性减少。两组样品在骨小梁处均存在应力集中现象。生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1)成骨细胞生长形态良好,呈多方向生长,骨小梁处细胞有聚集现象。(2)由于超过半数的支架材料单元局部应变小于400με,细胞对此力学信号的传导不敏感,对照组和加载组细胞的增殖不受力学加载的影响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随载荷增大而降低,并且2000με组下降大于1000με组。(3)力学加载直接影响细胞形态,对照组成骨细胞多为长梭形,加载组成骨细胞则呈类圆形,提示成骨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在生理应变范围内短期加载,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并趋于向骨细胞转化。研究结论:支架材料的三维重建是一个调用多个工具进行重复修整优化的手工流程,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本研究引入材料的弹性模量即密度信息,材料内部应变的量化和分布合理,最终建立的三维模型的质量能够满足有限元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后续计算的要求。因此本研究结合工程建模分析的方法探索骨组织工程中微观力学环境和生物学响应,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很多领域的发展也呈现出商业化的趋势,如产权商业化、交通商业化、艺术商业化等.在商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和科技的发展或内部管理
期刊
张文中诈骗案历经多次审理,作为新秀企业家的张文中一朝入狱,而后又无罪归来,其中包含颇多争议.本文首先分析诈骗罪的客观和主观方面的构成要件,结合原审和再审判决中不同的
期刊
临时仲裁制度作为现代仲裁制度的源头,至今仍为许多国家采用.中国虽然未在《仲裁法》中规定临时仲裁,但在《横琴自贸区仲裁规则》中创新性地引入临时仲裁制度.临时仲裁作为近
期刊
劳动仲裁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非诉解决机制,本应发挥其快速、简便、公正解决劳动争议的优势,但受劳动仲裁制度设计时所处历史环境的限制,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优势并未真正发挥.
期刊
水冷壁高温腐蚀是目前电站锅炉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本文以大港电厂2×328.5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为例,进行试验研究。在原型锅炉的基础上,按1:20比例建立试验台。针对原炉
《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作了规定,实践中施工承包人很少行使优先权,主因是施工承包人对工程款优先权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和执行不力等情况造成.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