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城市,主要是指以自然资源开发并进行一系列加工为主要职能的城市。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就是在资源型城市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受到挑战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
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的高度依赖性,资源型产业的低加工度和粗放型经营等特征,都促使资源型城市更快地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资源型城市占我国城市总数的四分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资源型城市如何走上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坚持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运用定性定量、动态与静态、宏观与微观等相结合的方法手段,做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统一。运用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最新理论,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现状,剖析了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制约因素、制度缺陷及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明确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的发展要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着的需求,营造一个满足消费需求的经济环境,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持和谐,共同发展。而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导致资源的消耗和枯竭。事实证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传统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对资源不加限制地使用,资源开采过程中落后的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的无政府状态,造成资源浪费,也加快了资源的消耗速度。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出了研究制定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摆脱单纯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依赖;深化市场化改革,逐步完善资源市场,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增加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确立保护环境与促进发展相统一的理念;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等一整套的政策措施。以便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战略,它把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视为一个整体,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发展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我国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