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转移及分解动态的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guoqi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凋落物是林地有机质的主要物质库和维持土壤肥力的基础,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凋落物的养分归还对维持林地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桉树人工林已成为我国南方大面积造林的树种之一,通过对凋落物特性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桉树人工林的营造和经营管理有重要意义。试验自2004年7月起,选择四川洪雅1997年营造的巨桉人工林,对其凋落物数量、养分归还量、养分转移、分解速率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等方面进行了一个生长周期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1)巨桉人工林四个林分的年凋落量分别为8786、8112、5590、6011kg/hm2,年凋落量与林分密度成正相关,叶的凋落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枝和皮的凋落与林分密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巨桉凋落物各组分量:落叶>落枝>落皮。巨桉人工林全年有一个明显的凋落物峰谷期,5月是全年凋落物的高峰期,1月凋落量达到最低,凋落总量的季节变化趋势是春>夏>秋>冬。叶的凋落主要集中在春季,而枝、皮的凋落主要集中在夏季。 (2)巨桉人工林全年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N、P、K、Ca、Mg五种大量元素总量分别为95.32、86.90、67.72、66.37kg/hm2,归还量大小依次为N>K>Ca>Mg>P。N的归还潜力E3最高,E1、E2、E4较接近,说明E3的凋落物具有更高的改良土壤的效果,这也是E3土壤养分含量最高的原因。凋落物各组分养分归还总量大小:落叶>落枝>落皮,落叶是巨桉凋落物养分归还的主体。各林分凋落物N、P、K、Ca、Mg的归还动态基本一致。养分归还总量春夏两季大,秋冬两季低,冬季1月养分归量最低。 (3)巨桉枝、叶在凋落前N、P普遍发生生理转移,而K、Ca、Mg的转移方向则不确定,有时为正有时为负。P的转移率是各元素中最高的,在叶中月平均转移率可达60.6%,枝中可达70.1%。巨桉人工林枝和叶在大量凋落前养分转移量都是最大的,养分内循环非常明显。养分年转移总量分别为145.96、118.10、70.72、78.26kg/hm2,大小依次为E1>E2>E4>E3,即养分转移量与林分密度成正相关。叶的养分转移量比枝大数倍。叶中各元素转移量的大小为N>K>Ca>P>Mg,但枝中各元素的转移量大小在各林分表现不一致,E1为K>N>Mg>Ca>P,E2和E3为N>K>Ca>Mg>P,E4为N>Ca>K>Mg>P。 (4)巨桉枝、叶的分解系数都是E3>E4>E1>E2,E3凋落物的分解速度快于其
其他文献
在学校中,必然存在多种形式的人际关系,但最重要、最基本的,必然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关系不仅会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可忽
企业合并作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市场行为,必然会对所处税制做出不同经济决策。文章在简要介绍企业合并类型及其会计处理方法、所得税处理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实例阐述了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
<正> 辩证法是怎样一种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根据不同情况给它以各种不同的定义。比如,把辩证法定义为“关于联系的科学”、“关于发展的学说”、“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
【目的】探索不同品种枣和酸枣果实同化物卸载途径差异及其糖分积累特点。【方法】以陕北制干枣品种‘木枣’、兼用品种‘狗头枣’‘邢台酸枣’和‘清涧酸枣’为试验材料,利
股骨大转子是人工关节周围骨溶解常发部位,与人工髋关节摩擦界面选择、髋臼侧和股骨侧假体设计、固定方式、患者活动量及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大转子部位受到的扰动等因素有关
<正> 黄连汤方见《伤寒论》,由黄连、炙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组成,功能寒热并投,上下兼治,用于“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后世推广运用本
<正>数学实验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尤其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而验证猜想和创
<正> 蜂群早春的繁殖开始时间直接影响其饲料消耗量及蜂群发展速度,同时春繁时间又受气候及饲料来源的影响与限制。把握好适时排泄、春繁时间,对蜂群恢复与发展至关重要。现
<正>德国央行近日对该国民众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在欧元投入使用14年后,德国居民依然持有价值66亿欧元的德国马克。德国央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底,德国公民手中还留有12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