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积淀。在文化的构建以及其发展过程中,习语成为了其独特的一部分。习语短小精干、寓意丰富、生动形象,深受我们大家的喜爱。《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之一,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非常广阔而生动的社会历史生活全貌。这本小说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其出色的语言文化艺术,书中包含了大量的习语,深受读者喜爱。十九世纪至今,《红楼梦》已经被英译成多种版本,其中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和霍克斯的译本是两部最接近原著的《红楼梦》英文译本。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有着其独特的特性。因此习语的翻译策略至今仍然是翻译界的一个大难题。为了帮助以汉语和英语为母语的读者们更好地理解彼此的习语所富含的文化特性,长期以来,翻译工作者和翻译理论家们都在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如何翻译能使习语更易于理解呢?如何翻译才能使习语中生动的形象在译入语读者们的头脑中重现一个相似或者甚至是相同的形象呢?如何取得翻译的文化价值呢?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劳伦斯·韦努蒂的异化归化理论视角出发,运用对比分析以及定性的方法,通过对比杨氏夫妇和霍克斯的译本,探讨汉英习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以及翻译障碍;并具体分析了两种译本中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从各个角度研究了汉英习语翻译,以此来探索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在汉英习语翻译过程中每位译者总是会面临着两种选择:是以源语文化为导向呢?还是以译语文化为导向?是让读者靠近原作,还是让原作靠近读者是我们必须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归化理论与异化理论问世以来,习语翻译是应以归化为主还是以异化为主这一问题就一直是研究者们和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主要以处理文化因素为主的翻译策略,归化主要是以目的语文化为中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源语中富有文化特色的习语,但采用归化往往会掩盖源语的文化特色;而异化恰恰相反,它是以源语文化为中心,强调习语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地传递源语的文化特色,并且丰富了目的语的文化信息,不过译文中独特的源语文化会给读者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尽管这两种策略各有优点和缺点,但翻译的目的是文化的传递和交流,而汉语习语和英语习语又处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之中,反映出迥异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论文指出汉英习语翻译应以异化策略为主,归化策略为辅,异化策略在传递不同的文化和丰富目的语文化方面有着归化策略无法相比的优势,但必要时还应将两种策略结合使用。论文试图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讨,为汉英习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从劳伦斯韦努蒂的理论视角出发,研究红楼梦译本中的习语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以及翻译障碍,本文总共六章: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分析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发展历程;第三章理论背景知识介绍;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析研究汉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翻译障碍;第五章主要分析论文的理论框架以及其实际应用;第六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