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发展使得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县级媒体是与基层群众直接接触的主流媒体,却面临技术更新慢、受众流失快两大难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①,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对巩固舆论阵地、宣传思想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中宣部要求2020年底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国覆盖。本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硕士班在2019年暑期对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7省12县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的调研为基础,调研中发现了普遍性问题: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面临资金不足、人手不够等短板;且在新闻生产上,过度重视政策类新闻的报道,这与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相去甚远。但是,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特色发展提供了条件,并且可缩短基层群众与县级媒体之间的距离,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尽显其自身文化特色。中宣部发布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功能要求作出具体指示:支持各类精神文化服务。特色文化是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先天优势,这对丰富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内容、增强基层群众对融媒体中心的黏性、提升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等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文化传播并非孤立的运作,融媒体中心文化传播的内部与外部都充满着竞争与互动,这就是布尔迪厄所说的场域。本研究将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非参与式观察法共4中研究方法,并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系统考察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文化传播场域的竞争运作。首先,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其次,第二章则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再次,第三章及第四章按照布尔迪厄的场域研究方法论,对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文化传播进行系统研究。第三章先分析文化传播的内部运动者与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的特点,再从外部分析文化传播在社会其他场域之间的结构关系。第四章从竞争主体、竞争手段、竞争逻辑三方面剖析竞争实践中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文化传播。最后,对各场域影响下的县级融媒体文化传播进行反思,从现状研究延伸到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在不同场域竞争之中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