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so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人大监督法》,该法是我国各级人大常委会在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重要法律。该法的制定完善了我国有关人大监督的法律体系,使得监督过程有法可依。但是,现行的《人大监督法》在实践中,并没有使人大监督这种“最高层次”的监督执行到位,法律原则性规定多,结构不尽合理,可操作性不强,严重影响了监督的效果,人大的监督工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人大监督的立法,规范监督程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革新的时代要求。本文以我国的人大监督制度为切入点,深度分析《人大监督法》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着重阐述《人大监督法》的完善对策。全文共分三部分:(1)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的相关概述。从人大监督制度的概念、我国人大监督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以及人大监督的作用三方面概述了我国的人大监督制度;(2)《人大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对我国人大监督法在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联系实际情况,探寻存在问题的原因;(3)完善《人大监督法》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根据人大监督法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人大监督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鲁迅作为民族解放的先锋,被人们誉为“民族魂”。1936年鲁迅的逝世使得他无法亲自参与抗日民族战争,但是鲁迅的特殊地位和巨大影响,使他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话语资源。在
“公民意识”的概念发轫于西方,直到近代才传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现代的公民社会正在兴起,现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