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媒体传播的时代! 这是一个信息革命的时代!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地球村”的公民们遇到了来自人类自身的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媒体传播、知识爆炸、信息革命的巨大冲击和新旧知识体系嬗替、整合、互动的剧烈阵痛,人们追求丰富的信息知识。 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地投入或参与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使思想、观念、知识与时代同步,是当代人迎接时代到来的最佳抉择。 我们被各种各样的媒体所包围,无力消化它们所提供的海量信息。报纸越来越厚,广播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网页甚至增长到了天文数字。媒体不仅早就是产业,而且在并购中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帝国”,在全球范围内营造着与之相适应的信息世界,左右着社会生活。 如今随着多媒体、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媒体时代已让当今的人们无所遁形,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和商业实利主义的“共谋”解构,任何经典价值的意义和深度已被“拆解”;再加上媒体的整体堕落,已逐渐引发社会道德及伦理的滑坡,人文情怀的失落,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的扭曲、甚至审美标准的遗失;更令人堪忧的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承至今已是花果飘零,从事绘画的艺术工作者们大多视作品为商品,丧失了中国文人的风骨与情怀。如何在急剧变化的读图时代、媒介时代,重新厘清及引导人们被异化的行为方式、创作方式及鉴赏方式,重新拾起那些已经失落了的美感?如何重新揭开那些已经被尘埃落满的经典?如何重新体会那些已经消失了的人文情怀? 在媒体加速发展的这一历史时期,文化艺术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各种形式的“终结论”以前所未有的高分贝一再宣布“文艺之死”,但事实上文艺以前所未有的高能量显示出自己推陈出新的活力,文化艺术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文化艺术发表的门槛越来越低,文化艺术门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文化艺术流派的重复的迭代越来越快,文化艺术创作队伍越来越庞大,文化艺术受众的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其实文化艺术早已走出了象牙之塔,并逐渐融入到审美化的日常生活当中,并在这一过程中“泛化”。 现代媒介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变革之间,绝不只是简单的历史同步,而是充满了各种形式的互动。各种崭露头角的新媒体几乎无一例外地向文化艺术伸出了橄榄枝,力求借助文化艺术的魅力为自己拓展空间;各种笋尖乍冒的新文艺也几乎不约而同地向各大媒体奏响了欢迎曲,试图借助媒体的影响为自己创造机遇。因媒体科技势力日益增强所引发的社会焦虑在各种以警世为己任的文艺作品中的生动而形象地表达,因文化艺术发展而日益偏离传统轨道而引起的社会担忧,这在主流媒体中转化为清醒、告诫甚至严厉的批判。媒体与艺术共舞,不论谁是狼,也不论踏的什么步点,有过多少碰撞,渐渐地都心灵相通、配合默契,炫成一团光影、一束光流。在媒体溢出、文艺泛化的时代,是谁起舞仿佛已经无所谓,重要的是“共舞”本身。 这种共舞不仅是我们所目击的现状,而且有着可圈可点的历史,生活在媒体溢出的人们虽然不需要再度从事“韦编三绝”之类的活动,追求“学富五车”的境界,也不需要重复抄写员艰巨的劳动、甘冒排字工铅中毒的风险,但历史回顾毕竟有利于我们明白精神生产和文艺活动如何受制于特定时代的媒体科技所提供的条件。在历史上,媒体变革不止一次地推动了文化艺术形态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文化艺术也依托媒体而传播,在媒体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篇论文尝试以海内外品牌媒介进入艺术传播的经典范例为经线、以当代美术史为纬线,纵横剖析、图文阐释,旨在揭示及研究现代媒介对当代美术传播方式的影响以及对书画艺术创作的互动,进一步让世人重视现代媒介的存在及话语权;同时,在视觉文化转向的当下,笔者作为一位资深媒体人,从理论研究与个案分析两个层面,深入探讨了现代媒介文化复杂的社会文化意味,从而引发当代媒介人要善用现代媒介的话语权,履行现代媒体人应有的社会责任及担当,以怯魅与返魅的方式记录及传播书画艺术,为当代美术史留存宝贵的视觉艺术文本;由于本论文中探讨现代媒介文化与艺术之间所呈现出美学与意识形态两个维度,所以进一步唤醒社会精英在艺术的语境下提升现代媒介的美誉度及公信力;利用身边形形色色的现代媒介去传播社会正能量,重拾当今社会失落的美感,也让我们的心智回归审美文化的语境。现代媒介文化研究作为读图时代新兴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研究领域,超越了传统人文社会科学及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框架,融合了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前瞻性、实验性等特质,这种跨学科的特性既为笔者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也给研究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因此,笔者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在主体视线的文化分析基础上,深入分析现代媒介视域下当代美术史的基本维度,再结合笔者十五年以来主持及制作的两岸四地高端人文访谈电视栏《文化风情》(近600期名家专访),尤其再结合海内外品牌媒介的经典案例进引实证分析,判断抽查,以调查报告的方式研究该栏目与海内外600多位艺术家、尤其与100多位书画名家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对该栏目所蕴含的文化艺境以及传播实践进行了散点透视,客观解读现代媒介与当代美术范型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艺术家及媒体人如何双向自反,如何正确把握艺术家与媒体之间的定位与角色,理性地看待艺术家与现代媒介、媒体与受众以及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阐释品牌媒介在当代美术史的撰写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影响,正是本篇论文的宗旨及意义。需要说明的是,现代媒介文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颇多,本论文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些面相,以求管中窥豹,见其一斑。 从十九世纪以来迄今的两百多年中,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只是一个短暂的时期。尽管如此,它却给人类带来了深刻变化:偌大的地球在心理空间中变得如此之小,以至于人们只好用“村”来形容它,信息水晶球在信息基础设施中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几乎都逃不过它的监督。媒体溢出的时代也是普适计算像自来水一样的时代,是商业炒作像火焰山一样炙热的时代,是不苟流俗像独木桥一样难行的时代,是精神生产像“巨无霸”一样“快餐”的时代,是文艺创作像奶油烤一样杂拌的时代,处于这样的时代,笔者仍希望自己作为研究者的心态不随媒体的溢出而溢出,能够清醒地和同道们就本论文所涉及的各个议题进行对话,并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认识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