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院文化简史》(节选)英译实践报告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936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书院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书院作为一种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对社会和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翻译中国书院文化不仅可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本文是以《中国书院文化简史》一书为翻译素材撰写的翻译报告,该书的作者为朱汉民先生。《中国书院文化简史》一书内容涉及书院的文化功能、书院发展历史、书院制度以及书院精神。笔者选取了“中国书院的历史”这一章为翻译项目的原文本。由于原文本以信息型功能占主导地位,笔者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本次翻译实践活动,探讨了历史文化文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译文应尽量使目的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读者一样的感受。此次实践内容以书院历史为主,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包括书院名称、古代官名和古代教育词汇等。对这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词汇,作者避免采用简单音译的方法,大多采用意译加上注释,可以帮助目的语读者消除文化障碍,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在句式方面,文中出现了部分关于学术思想和古代书院政策的文言文,笔者采用增译或减译的方法,补充原文缺少的但目的语读者需要了解的信息,删除文中重复冗余的信息,更符合英语的语言思维。此外,文中还出现了大量的无主句,笔者采用了语态转换、增加主语等方法,这样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更方便目的语读者理解,以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本报告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翻译项目进行了总的介绍,简述了该翻译项目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对《中国书院文化简史》这一翻译任务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原文的作者朱汉民先生,并对原文文本的类型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部分描述了翻译《中国书院文化简史》的过程,包括翻译前准备、翻译中的处理和译后校审工作。第四部分为主体部分,描述了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该部分主要分析了翻译过程中的重难点,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对《中国书院文化简史》的翻译策略。第五部分主要总结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收获,反思了翻译实践中的不足与教训。在此翻译报告中,笔者对翻译内容以及翻译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尝试总结出几点适用于历史文化文本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期为此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1辨证施治 1.1心脾两虚主证:潮热出汗,头晕心悸,失眠多梦,月经紊乱,大多先期量多,色红无块,耳鸣腰酸,胸闷烦躁,舌稍红、苔薄,脉细缓数.治拟滋阴健脾,养心安神.
利用棉浆黑液对锅炉烟气进行脱硫净化处理,可大幅度降低烟气SO2排放浓度。同时,黑液的PH值和COD含量也有效降低,减轻了污水后序处理难度。
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际招投标在国际贸易活动(大宗货物的买卖、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和承包,以及项目的采购与提供等)中占据重要地位。按照国际惯例,
目的:进行腰椎退行性脊柱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影响其抑郁、焦虑状态的可能危险因素,以期更好地预测腰椎退行性脊柱炎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发生。方
本次翻译实践的原文选自《让世界有水可用:以色列应对水资源匮乏之道》一书中的第八、九章。水资源匮乏是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问题,本书作者塞斯·西格尔针对该问题编写了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