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09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标志着大学走出象牙塔,开始从社会边缘逐渐演化成为一种社会轴心机构。大学不再是世外桃源,开始关注、参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的社会化过程使得大学不可避免地变得世俗化,大学教学作为承载大学精神的形式和途径,在社会化、世俗化的过程中开始慢慢“变质”。基于大学教学越来越多地受到功利主义和世俗主义的影响,逐渐偏离了大学教学的轨道,本研究就大学教学现状展开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揭示出当前我国大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文章从“大学教学对象、大学教学内容、大学教学方式、大学教学宗旨及大学教学评价”五个维度,对“大学教学与人、大学教学与知识、大学教学与理性、大学教学与自由、大学教学与公正”五个方面进行了哲学的审视,以期将哲学思考的触角伸向大学教学的底部,剥离大学教学浮华的外表,探寻大学教学的真谛。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思考大学教学与人的关系。大学教学要以完整的人作为教学对象,以培养完整的人作为大学教学的首要目标,生成人的完整性,同时促进人的超越性。第二部分,思考大学教学中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大学教学要在传授显性知识的基础之上,加强隐形知识的教学,即在传递和创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以隐形知识陶冶人的智慧性格。第三部分,思考大学教学与理性的关系。大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成熟和行为稳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沉静性格,升华学生的人生境界。第四部分,思考大学教学与自由的关系。大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以培养大学教学主体具有自觉自主求知、成人的自由精神。第五部分,思考大学教学评价中公平与公正的关系。大学教学评价要同时兼顾效益与公正,即在坚持大学教学评价公平的基础之上,实现大学教学评价的公正,使大学教学成为公正的事业。大学现有的教学正逐步丢失着独有的精神品性,日益远离自我的本真状态。那么,如何引领大学教学复归于本原?哲学思考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通过哲学省思能够重新审视大学教学的本质,确立大学教学发展的正确路向,引导大学教学逐步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