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世界上破坏性最大、发生频率最频繁以及最难以预防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使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极小化,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地震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在这套应急响应机制中,以应急物资为核心的应急物流系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震灾发生后,由于受灾地区众多,各地的受灾程度不同,对应急物资的需求程度也不同,因此,在首批应急物资的分配过程中,如何兼顾效率和公平,既使应急物资能够尽可能快地送到各灾区,又使各灾区能够得到与自身受灾程度相匹配的应急物资量,并使所有灾区的应急物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成为决策者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一旦首批应急物资的分配出现不当,那么极有可能带来灾区人心不稳、社会秩序动荡、死伤人数剧增等不堪设想的后果。本文以地震应急物流系统作为研究背景,以震灾发生后的首批应急物资分配决策作为研究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预测——灾区分群——物资分配”的三阶段灾后应急物资分配策略,其要点如下:第一,通过对地震灾区应急物资需求问题与经典安全库存理论进行类比,同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一种基于存活人口数和经典的安全库存理论的地震灾区消耗性应急物资需求量预测模型。第二,选取各受灾地区的某几种受灾属性(本文选取死亡人口以及房屋倒塌率)作为灾区分群的依据,运用基于模糊等价矩阵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各灾区进行分群。第三,根据需求预测以及灾区分群的结果,依据一定的分配规则,按照受灾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向各个灾区分配应急物资,最终使组间、组内灾区的物资满足率均得到最大。第四,通过对2008年5-12大地震中北川、汶川、茂县13个受灾严重的乡镇首批应急物资分配的实证分析,从“需求预测——灾区分群——物资分配”三个阶段完整地对本文提出的地震灾后首批应急物资分配策略进行了验证,并对分配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