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工作寻访及职业匹配状况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w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在工作寻访的理论框架内对劳动者工作寻访过程展开分析,考察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内劳动者工作寻访费用、寻访时间以及寻访渠道等变量与劳动者就业与否以及就业工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从中探讨和归纳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职业匹配效率低下的原因,以便从劳动力市场的微观层面来理解其作用机理。本文采用了现代经济学中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本方法,文章总体上遵循理论框架、实证检验和政策建议的研究范式。主要表现为:在简要回顾了工作寻访理论起源与发展之后,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对目前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状况、劳动力工作寻访渠道、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供求状况以及职业匹配状况进行了概述,然后在现代工作寻访的理论框架内构建了与现实相结合的实证模型,并且在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之上,对目前中国三大类就业群体——进城务工农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应届大学毕业——的工作寻访行为应用Logistic模型和O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三大类就业群体的工作寻访行为中抽象出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先天不足和内在缺陷及其相应的政策含义。 本文研究的结论为:劳动力市场的高进入成本、低效率的人力资本定价机制以及就业渠道的市场化程度过低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职业匹配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建立高效合理的人力资本定价机制和高度市场化的就业渠道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基础设施和关键环节。同时,帮助滞留在原有制度中的,已经被边缘化的劳动力群体进入新兴的市场体制中来,让其能够参与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过程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十分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方法与政策主张。本文借鉴该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全面展示学生艺术才华,举行了“诗歌朗诵”比赛。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一步一步帮助学
[摘 要] 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不同于普通的政治教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现在的高职政治教学要更好地适应学生,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课堂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让高职的政治课堂绽放不一样的色彩。  [关 键 词] 教学方式;思想政治教学;有效  新课改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教师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高职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我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一直以来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其目标就是要通过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银行信用风险管理